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中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二、判断安全环境面临威胁的理论分析
三、我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中国是边界线较长,相邻国家最多的国家之一
(三三大要素:
1. 实力
实力是构成威胁的客观要素。
一个国家的实力构成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外交的、经济的、科技的、军事的等等。
就威胁实力而言,主要是指军事实力。判定一个国家的威胁实力,最主要的就是要判明其军队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强弱,训练的优劣,作风的良莠,补给的盈乏等等。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超过了国家防御的需要,它就有力量、有可能对另一国构成威胁。
但同时也应看到,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实力是国家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撑,尤其是经济和科技实力可以迅速转换成军事实力。因此,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威胁实力,不仅要判明其军事实力,而且要判明其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实力的经济、科技等战争潜力,更要判明其支撑整个军事实力的综合国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
(一)威胁的要素
2.企图
企图是构成威胁的主观要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能否构成威胁,一看力量,二看企图。对威胁要素的分析,既要分析力量,也要分析企图,两者缺一不可。
判明威胁企图要比判断威胁实力复杂得多。然而,再隐蔽的军事威胁企图总有些端倪可见。首先,军事实力的过分强大本身,就反映了一种外向的企图;其次,军队模拟训练的对象和重大行动也是一种作战意向的反映;再次,军队部署的调整是采取军事行动的前奏,说明威胁即将成为现实。此外,诸如 军费的增长超出正常防卫的需要等等,都是判明一个国家威胁企图的重要根据。
(一)威胁的要素
3.环境、时机和方式
除了分析威胁的实力要素和企图要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分析反映这些要素的环境、时机和方式。
一个国家的威胁行为是在一定的时期,任何国家威胁别国的行为,有更多的可能受到非议,从而迫使其对威胁行径有所收敛。当一个国家的威胁企图尚未得到一定数量的盟国支持时,它的企图也可能更加隐蔽,而当这些支持得到满足时,其企图就可能明目张胆地表露出来,其行为也可能更为嚣张。这就是国际环境对威胁行为的制约。所以,在进行威胁分析时,不能孤立地看,要把面临的威胁置于国际环境之中全盘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
一个国家的威胁行为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反映出来的。此时彼时,威胁的反映各不相同。一个国家的威胁行为总是寻求它认为是最好的时机反映出来。如己方力量已经具备,国际环境成熟,对方出现了可乘之机,或者找到了合适的借口等。此时,威胁的企图和行动就可能显露出来。所以,在进行威胁分析时,对国际舞台上的重大事变、国际舆论的导向,对本国内部政治、经济生活运行中的重大改革或变动,以及国内舆论的反映等,都必须加以重视,分析对手可能构成威胁的时机,从而防患于未然。
一个国家的威胁行为总有特定的表现方式。有的是采取对别国内政的粗暴干涉,有的是对别国边境地区的蚕食或挑衅,有的是对争议领土的实际控制和占有,有的是陈兵边境以武力相威胁,有的是以经济封锁和禁运等实施制裁,有的以发展军用高技术相威胁,有的是实施恐怖行动等。进行威胁分析对威胁方式也不可忽视。研究国防也需要研究威胁的表现方式,从而使国防建设的针对性更强。
(二)威胁的类型
从时间方面讲,威胁的类型有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之分;从强度方面讲,有全面威胁与局部威胁之分;从重点方面讲,有主要威胁与次要威胁之分;从武器方面讲,有核威胁与常规威胁之分;从手段方面讲,有军事威胁与综合威胁之分。
(二)威胁的类型
1、现实威胁:是现实国际关系中业已存在的威胁。例如,一国对另一国敌意很浓,大兵压境;或霸占领土,无意退让;或不断寻衅闹事,蚕食扩张等。对付现实威胁是国防建设的基本着眼点。
(二)威胁的类型
2、潜在威胁:是在现实中还没有构成、而未来有可能构成的威胁。例如,一个国家素有称霸野心,但一时尚不具备称霸的力量,或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但眼下暂无匹配的军事力量等。对付潜在威胁是国防建设长远规划的着眼点。
(二)威胁的类型
3、全面威胁:是指对一个国家的整体安全构成的威胁。这种威胁一般只在强国对弱国或两国势均力敌时才可能出现。国家的全面威胁,涉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二)威胁的类型
4、局部威胁:是指对一个国家范围内的局部地区的威胁。这种威胁一般发生在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的部分领土争端、边界纠纷,或是其他主权利益、经济资源等问题的瓜葛不能以和平的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