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0页
*
*
第一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一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分类及判断
第五节 血是第17页,共50页
*
*
酸碱平衡即机体通过各种调节使血浆PH维
持在一个相对恒定范围内的过程,
主要依赖于 血液缓冲体系
肺呼吸
肾的排泄与重吸收
这三方面的共同调节作用
使HCO3-/H2CO3比值维持20/1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0页
*
*
亨德森-哈塞巴方程式
pH = pKa + logHCO3/H2CO3
可知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与PH的恒定有着密切
的关系。
因此,通过血气分析实验,检测血液中HCO3-、 PO2、
PCO2及H+浓度即可协助临床医生判断机体酸碱
平衡状态。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0页
*
*
第二节
血气分析的测定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0页
*
*
一、动脉和静脉采血法
理想采血部位是桡动脉
其次是肱动脉
如果均不能取血,再做股动脉
小儿也可以穿刺头皮小动脉取血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0页
*
*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0页
*
*
二、毛细血管采血法
常选择耳垂或手指,婴儿则选择足跟、大趾或头皮。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0页
*
*
标本采集与注意事项
采用动脉血或动脉化毛细管血。
血样必须隔绝空气,即针头离开血管后马上刺入弹性好的橡皮中封闭,然后用双手搓血样针管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 采用肝素抗凝剂(500~1000U/ml),用量只要抗凝剂湿润针筒内壁即可。如用干燥肝素化针筒最好,凡有凝块的血样不能做血气分析。
采血时尽量让病人安静,如采血不顺利或患儿过度哭闹均会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0页
*
*
第三节
血气分析常用参数及临床意义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0页
*
*
反映机体酸碱状态的主要指标
1、酸碱度(pH)
2、PaCO2
3、碳酸氢根(HCO3-)
4、剩余碱(BE)
5、缓冲碱(BB)
6、CO2结合力(CO2-CP)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0页
*
*
一、血液酸碱度(pH)
反映H+浓度的指标,以H+浓度的负对数表示。
正常值: ~ 。
pH< 酸中毒(失代偿);
pH> 碱中毒(失代偿)
主要依赖于 血液缓冲体系
肺呼吸
肾的排泄与重吸收
这三方面的共同调节作用
使HCO3-/H2CO3比值维持20/1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0页
*
*
二、二氧化碳分压( PCO2 )
PCO2是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指物理溶解于血浆中的CO2所产生的张力。
正常值:35 ~ 45mmHg。
PaCO2<35mmHg,原发性呼碱或继发性代偿性代酸;
PaCO2>45mmhg,原发性呼酸或继发性代偿性代碱 。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0页
*
*
正常值与意义:
PCO2< PCO2>
通气过度 (-) 通气不足
CO2排出↑ 35-45mmHg CO2潴留
呼碱 40mmHg 呼酸
(或代酸代偿) () (或代碱代偿)
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0页
*
*
三、二氧化碳总量(TCO2)
定义:是指血浆中所有各种形式的CO2总含量。
(95%)是以血浆HCO3-为主,
少量(5%)是物理溶解的CO2,
还有极少量以H2CO3、蛋白质氨基甲酸酯及CO32-等形式存在。
TCO2参考范围:24~32mmol/L,均值为28mmol/L
TCO2代谢性酸中毒时降低,代谢性碱中毒时升高。
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0页
*
*
四、氧分压PO2
定义:
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浆中的O2所产生的张力。
参考范围:
~( 80 ~ 100mmHg )
PO2主要反映机体心肺功能和缺氧
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