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了规范桑蚕鲜茧机械烘茧技术.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2021-03-01实施
2021-03-01发布
桑蚕鲜茧机械烘茧技术操作规程
DB3205/T 154-2021
DB3205
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
B 05
前积充足等条件,并配备排风扇。
根据日收鲜茧量和场地条件选择合时的热风循环烘茧机型,茧篮按每10t鲜茧1000只配备。
处理方法
应采用篮堆法,装篮要松,以八分满为宜,中间挖成凹形,一般每篮装茧3kg~4kg,以品字形堆积,篮堆高度不超过6层,每6行留一通道,。
堆放时间
春茧最长不超过24h;夏秋茧最长不超过16h。
头烘
铺茧进灶
进灶条件
枯燥室高温区的温度到达120℃±5℃时,方可铺茧进灶。
铺茧厚度
,~。
头烘时间
~。
温湿度控制
温度
温度的控制以热风出口温度为基准,调节高、中、低温区的温度。高温区中心温度设定为120℃~115℃、中温区温度为100℃~95℃、低温区温度为65℃以上。
湿度
高温区湿度不超过5%,中温区湿度为10%~15%,低温区湿度为25%~30%。
半干茧出灶
以枯燥程度五成半为宜。
半干茧处理
散热
刚出灶的半干茧,应在堆场内充分散热冷却后,再行堆放还性。
堆放
根据茧质、枯燥程度和出灶先后标明日期、时间、烘率等,采用篮堆法分别堆放,茧篮装茧,九分满为宜,品字形堆放,高度不超过6层,底层倒放一层茧篮,6排为一堆区,四周留通道,保持空气适当流通。
还性
还性要求
在半干茧堆放还性适度时,应立即进行二烘,否那么要翻篮,一般每3d翻篮1次。
还性适度检验方法
.1 手触法
以手插进茧篮或茧堆中间,手感阴凉、茧层柔软、弹性弱为还性适度。
.2 定时法
根据气候、头烘枯燥程度确定还性时间。一般晴天枯燥气候条件下,半干茧程度六成半以上的还性需5d,六成的需4d,六成以下的需3d;阴雨气候条件下,各提前1d。
.3 鼻嗅法
鼻嗅半干茧有轻度馊味,即为还性适当。
二烘
铺茧进灶
进灶条件
枯燥室高温区的温度到达100℃±5℃时,方可铺茧进灶。
铺茧厚度
,~。
二烘时间
~。
温湿度控制
温度
温度的控制以热风出口温度为基准,调节高、中、低温区的温度。高温区温度设定为95℃~90℃、中温区温度为85℃~75℃、低温区温度值为65℃~60℃。
湿度
高温区湿度不超过5%,中温区湿度为5%~8%,低温区湿度为15%~18%。
干茧出灶
以鼻嗅微香,摇听声音清脆,捻蛹易碎,局部成小片状,重油而不腻为宜。
干茧处理
散堆
干茧出灶后,稍待冷却,再散堆于高燥通风场所,一般堆放在茧站楼上,,冷却后可逐步堆高,,中间挖成凹形或波浪形,。堆放时间以充分散热为准,一般不超过24h。
打包
干茧冷却至以手触茧堆中心有爽燥感时,

为了规范桑蚕鲜茧机械烘茧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天道酬勤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