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障碍跑的方法。
2、开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通过本课的练习,培养和开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器材“设计、摆放”多种多样的障碍方法障碍跑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障碍跑的方法。
2、开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通过本课的练习,培养和开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合作互助、团结友爱等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器材“设计、摆放”多种多样的障碍方法,采用多种动作快速安全过障碍的形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可以在活动中愉快地共商、探究、协作,从而到达互相关爱、共同进步、和谐开展的目的。
教学难点:要在规定间隔 内自然快跑,途中用“跨、跳、钻、绕”等方式通过障碍,以进步综合运用运动技术的才能,开展身体素质,培养英勇、顽强、抑制困难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开场部分:
1。 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巧设疑问,谈话引题。
(二)准备部分:
1。 走步。
2. 队列插花、转换。
3.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三)根本部分:
1. 自由分组,引导感悟。
A. 学生自由组成4个小队(13人为一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男子组:2个 女子组:2个
B。 老师指导,学生演练。
C. 按指定位置就位。(一为1道—-四为4道)
2. 合作学习,探究理论。
老师验收自学效果:
A。 老师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试着说一说障碍跑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B。 学生积极答复,老师补充要领,最终达成共识。
C。 学生分组尝试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3。 强化练习,拓展升华。(2-—5次)
A. 老师指定发令员1名、裁判员2名、监视员1名。
B. 各小组展开比赛(先1、3,后2、4)
C. 老师对男子组第一名、女子组第一名进展评价。
(四)完毕部分:
1。 放松活动。
2. 学生自我评价。
3。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学生归纳、老师补充)
4. 回收器材。
5。 下课:师生互相再见。
障碍跑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