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会认5个生字,“精心、希望、仍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
教学目的:
1、会认5个生字,“精心、希望、仍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才能。
4、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详细的。
教学准备:
1、课前进展一次放风筝比赛。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3、幻灯片:(1)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2)课文中描写心情的重点句;(3)古诗《村居》、《纸鸢》、《风鸢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情境再现
1、回忆放风筝的情景。
同学们,上星期我们举行了一次放风筝比赛,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放的?其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或难忘的事情?(重点引导他们说动作和当时的心情)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当时的心情,为学习课文、体会情感奠定根底.】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如今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感受和我们有哪些一样和不同之处。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响,长总结概括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归纳概括。)
三、 朗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考虑:你认为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假设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4、联络自己放风筝时的情景,说说哪些部分的情景感受和你最相似,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
(2)说说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的.
(3)学生评价,老师小结.
(4)有一样经历感受的同学齐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再回到课文,他们有朗读的欲望,乐于表现自己.】
四、课堂练习
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
二、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课文,体会心情的变化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女同学倾听,比比谁更认真.
(2)通过朗读和倾听,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3)师生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
10风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