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文本
1
项目名称: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项目委托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
组织编制单位:郑州市城市规划局、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
项目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服务业多产业发展作为郑州航空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建立航空港地区多元化的产业经济结构。
2、协调区域发展原则。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协调区域整体发展,在功能、配套、交通、建设时序、物质空间环境方面与大区域整体协调和统一;加强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的空间聚集与拓展,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规模效益,完善城市空间的等级结构。
3、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原则。合理控制、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建立与全市生态系统相协调,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生态体系,通过强制性生态控制策略和控制手段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在优化航空港地区城市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化。
4、弹性规划控制原则。郑州航空港地区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突出,规划保证预留合理的发展弹性。以郑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发展为核心,在保证其长远发展所需的用地储备、交通体系架构、基础设施能力等前提之下,制定以机场为核心的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
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规模
发展目标
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的跨越式发展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出口加工业、航空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把郑州航空港地区建设成为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航空新城。
功能定位
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所在地,郑州城市密集区南部组团,以航空客货物流、临空制造业、现代商贸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航空新城。
人口控制规模
到2035年,郑州航空港地区人口〔不包括机场核心区〕控制在43万人左右,其中北部片区约18万人,南部片区约25万人。
到2020年,郑州航空港地区人口〔不包括机场核心区〕控制在33万人左右,其中北部片区约13万人,南部片区约20万人。
城市建设用地控制规模
到2035年,,其中机场核心区控制为48平方公里,北部片区为平方公里,。南北片区合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平方米。
到2020年,〔不包括机场核心区〕,,。南北片区合计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6平方米。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2008-2035〕▪文本
4
空间资源管制
空间资源管制目标
1、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本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进行综合控制和引导,优化区域生态结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2、对非城市建设用地进行保护性利用,保护和控制城市组团间生态隔离屏障、南水北调防护绿廊以及机场出入口门户地区绿色走廊。
空间资源管制分区
为使本规划区内各项空间用途协调发展,对本规划区内不同属性的空间,统一规划、统一控制,将规划区划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
1、禁止建设区:包括具有特殊生态价值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区域、重要的保护绿地以及国道、省道两侧划定的不准建设控制区。,包括张庄森林公园1平方公里、、。
2、限制建设区:为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者敏感区。郑州航空港地区内限制建设区面积为平方公里左右,位于薛店镇南部。
3、适宜建设区:为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地区。。
布局结构和功能区发展策略
布局结构
按照“区港一体、协调发展”的理念,郑州航空港地区按照“一核两区”进行布局。“一核”即机场核心区;“两区”为机场北部的物流商贸区和南部的临空产业区。三个功能片区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和有效的交通组织,形成功能完备、特色鲜明、协调统一的生态型空港新城。
1、机场核心区:范围为航城大道〔“四港联动快速路”在规划区内称“航城大道”〕以东、南水北调总干渠以西、规划的机场北侧登封-机场-商丘高速公路以南和省道102以北的区域,总用地面积约48平方公里。该区域以机场运营功能为主,主要布局机场飞行区、机场生产辅助区、飞机维修区、保税仓储区、综合办公区、站前商务区和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等。
2、南部临空产业区:位于省道102南侧区域,总用地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该片区以临空制造功能为主,主要布局航空制造业工业园
郑州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