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和测*放线施工方案
第一节
测量基本要求
第二节
平而控制网布设
第三节
高程控制网布设
第四节
基础测量
第五节
主体结构测量
第六节
装修测量
第七节
钢结构测量控制
第八节 验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星。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附合测法。
高程控制点应选在土质稳定,便于施测使用,并易于长期保留的地方。
施工现场高程点不得少于3个,点间的距离控制在50m至loom之间。以便施 工期间定期复测。高程点距离建筑物不小于25米,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米, 施工期间应定期复测。
•高程控制网布设
依据'、北京市测绘院测量成果通知单"采用DS3水准仪,对测绘院给定的水 准基点,用附合水准测量法,进行校验,合格后,按照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 术要求,测设场区高程控制点EMI——BM3,填写水准测量观测记录,并进行 测量平差计算。
•标高控制测量
采用中丝读数方法,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与已知点联测,往 返各一次。
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应联测标高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 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每次引测标高需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联测校 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
•水准测量技术与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等级为三级,仪器型号DS3,水准标尺为钢瓦双而钢尺,每公里 高差中数中误差:偶然中误差W±3mm,全中误差<±6mm;闭合差为±12rnm L1/2 (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in)。
第四节基础测量
工程的建筑物定位依据为北京市规划局给定的建筑红线桩位。控制桩是建 筑物定位与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总平面图上明确标出并采取妥 善保护措施。
基础阶段施工期间使用外控法施测。
本工程平而的基本形状为矩形,选用直角坐标法测设建筑物平而控制网, 并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平而控制桩由测绘院提供的原始点引出, 设在基槽上口外1米处,控制桩而积不得小Tlmxlm,以方便架设测暈仪器。
平而线的投测:零米以下每层顶板的控制轴线均应采用经纬仪由场边控制 点直接进行控制轴线投测,其它辅助平面线均由控制轴线引出,以增加投测精 度。施工层的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方法是:首先在槽一边控制点架设经纬仪,后 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投测(盘 左、盘右投测两次,找中点为其投测点)。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 轴线测放细部墙线及门窗洞口线。水平线沿槽壁或防水保护墙由钢尺结合水准 仪向下传递。墙体施丄前,弹岀轴线、墙皮线及墙皮外20cm支模控制线。
高程传递中的引测:高程的控制由现场内引测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高 程传递时,侮次均应从现场控制点直接量取,避免累计误差。精度应符合《施 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每层限差±3毫米,总精度1/6000O
结构施工层每一施工段用钢尺从三个不同位置向上传递高程,不得逐层传 递,并且侮层应用水准仪校核测设成果,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 水平线;抄平时,应将水准仪尽量安置在测点范ffl的中心位置,精度应符合《施 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每层限差±3毫米,总精度1/6000O根据传递上来 的标高用水准仪精确测设1米水平线弹在结构内墙上,作为施工中控制竖向高 度的依据。
顶板施工前,弹出楼层+1000mm线、顶板下皮标高线及下反20cm控制水 平线。
建筑物主轴线控制桩除做好保险桩外,还需要将控制主轴线延长引到场地 四周的墙上。现场±。
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应以建筑物平而控制网为准,校测建筑物外 廓轴线控制桩无误后,方可用经纬仪以方向线法直接投测各轴线,投测允许误
差为±3mmo
底板防水层上,建筑物外廓轴线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放出细 部轴线与有关边界线。基础放线尺寸的允许误差为:±3mm, Vo柱位用红漆作 出轮廓标记。
根据图纸提供的各框架柱中心坐标点位置定好柱中心点,再根据柱位置确 定剪力墙墙体位置。现场必须保证有测量组长指挥,发现问题及时与项目部技 术人员沟通。
检查模板位置与控制墙体垂直度,要在墙板两侧设控制线。墙体模板上口 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rn,内墙用线坠检查,外墙用经纬仪检查。
第五节主体结构测量
采用外控法,投测方法是:首先在首层主轴线控制点位上架设铅垂仪,将 各个控制点位置精确投测至施工层后,在施工层主轴线控制点架设经纬仪,后 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投测(盘 左、盘右投测两次,找中点为其投测点)。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 轴线测放细部墙线及门窗洞口线。水平线通过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