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生产管理第一章有机蔬菜的种植目标第二章有机蔬菜基地的环境要求第三章有机蔬菜加工中心区域的环境要求第四章有机蔬菜农资的选择、施用和管理标准第五章有机蔬菜生产栽培技术第六章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田间档案记录与管理第七章有机蔬菜的采收标准及操作规程第八章有机蔬菜采收后处理加工第九章有机蔬菜基地生产管理制度第十章人员的配置管理及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第一章有机蔬菜的种植目标为消费者建立规模化、定制化的生态农庄,满足消费者心中拥有一块地的梦想,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无污染的有机蔬菜, 致力于为现代都市人打造一个真正的有机生活家园。第二章有机蔬菜基地的环境要求 1 、基地环境有机蔬菜生产的环境条件即大气、水资源、土壤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 1 级标准, 避免在肥水污染源和固体废弃物( 废水排放口、污水处理池、排污渠、重金属含量高的污水灌区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冶炼废渣、废化学药品、废溶剂、炉渣、粉煤灰、污泥、费油及其他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 周围进行有机蔬菜生产。严禁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进入有机菜田,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来自系统外的污染。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夏高温、降水集中,冬季稍凉湿润等特点。一年中, 1 月平均气温最低,为 ℃;7 月平均气温最高, 为 ℃, 夏季长达 135 天; 春秋两季各约 60天。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 年降水量为 1205 毫米。武汉活动积温在 5000 ℃~ 5300 ℃之间,年无霜期达 240 天。基地位于武汉黄陂闻名遐迩的国家 5A 级木兰风景区, 基地距武汉市中心约 40 公里, 周边无工业污染,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日照充足,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交通便利。 2 、基地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监测设备对基地以及周围的空气、灌溉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进行有力的监控, 定期进行监测, 一般 6 个月做一次,1 年中必须有一次全套的监测, 以确保环境的有效监控。如果周围的产业机构发生变化, 有可能对蔬菜生产基地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及时进行水、土、气质量指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3 、污染源的杜绝基地应该杜绝污染源的产生, 不得开设有污染的生产项目, 禁止向基地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第三章有机蔬菜加工中心区域的环境要求第四章有机蔬菜农资的选择、施用和管理标准 1、种子的选择标准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包括球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经过来自 NEPA 授权机构颁证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它们应当是适合当地的土壤以及气候条件, 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抵抗力,不得使用遗传工程获得的品种,一般不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 2 、肥料的选择和标准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污水、污泥和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 严禁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矿渣和矿石。允许使用的肥料包括农家肥、绿肥、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无机矿质肥料、有机复合肥、叶面肥, 并且所用肥料需符合农业行业标准《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的规定。农家肥需经过高温堆肥充分腐熟后, 没有害虫、寄生虫和传染病后方可使用。 3. 农药的选择和使用标准禁止使用所有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和化学类、石油类及氨基酸类除草剂和增效剂, 提倡生物防治和生物农药, 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 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通过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来进行综合防治。植物源杀虫剂:印楝素、除虫菊素、鱼藤铜、烟碱等。微生物源杀虫剂: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斜纹夜蛾型多角体病毒等。植物源杀菌剂:乙蒜素、银杏提取物、低聚糖素等。微生物源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活体动物杀虫剂:赤眼峰、丽蚜小峰、七星瓢虫、草蛉等。矿物源杀菌剂:硫磺、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硫酸铜、氢氧化铜、高锰酸钾等。其他:小苏打、食醋、肥皂、昆虫性信息素诱芯、利用昆虫趋避性诱杀害虫有机蔬菜基地农药使用准则如下: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 非化学药剂种子处理, 培育壮苗, 加强栽培管理, 中耕除草, 秋季深翻晒土, 清洁田园, 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 机械捕捉害虫, 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 防治病虫草害。特殊情况下, 必须使用农药时, 应遵守以下准则:在 AA 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农药类不能满足植保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允许使用以下农药及方法: 1 中等毒性以下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拒避剂和增效剂。如除虫菊素、鱼藤根、烟草水、大蒜素、苦楝、川楝、印楝、芝麻素等。 2 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动物,昆虫、捕食螨、蜘蛛及昆虫病原线虫等。 3 在害虫捕捉器中使用昆虫
一块地有机蔬菜生产管理概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