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cture 1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与设计》
2010年春
授课内容
概述
目标任务与总体框架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常规交通规划
公交优先系统规划
概述
城市公共交通
公共汽车
无轨电车/有轨电车
轨道交通
线网密度
在市中心区规划的公共交通线路网的密度,应达到3-4km/km2;
在城市边缘地区应达到2-。
公共交通线路网技术指标(2)
公交线路重复系数
~;
一条道路上设置的公交线路不宜超过3~5条。
公共交通线路网技术指标(3)
公交线路非直线系数
;
一条道路上设置的公交线路不宜超过3~5条。
距离
市区公共汽车与电车主要线路的长度宜为8-12km;快速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不宜大于40min的行程。
公共交通线路网技术指标(4)
乘客平均换乘系数
;中、。
公共交通的站距
公共交通方式
市区线(M)
郊区线(M)
公共汽车与电车
500-800
800-1000
公共汽车大站快车
1500-2000
1500-2000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800-1000
1000-1500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1000-12000
1500-2000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
公共交通车站服务面积,以3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50%;以500m半径计算,不得小于90%。
城市出租汽车采用营业着站点服务时,营业站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km,其用地面积为250-500m2。
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解优法
寻找最有方案
证优法
从备选方案中挑选最优方案
公交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1)
确定公交线网的结构类型
分析城市活动中心的空间分布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分析客流吸引中心的客流吸引期望线及吸引量
确定初步公交线网方案
公交线网规划的基本步骤(2)
进行公交线网的优化设计,确定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根据需要逐步建成、逐条开辟公交线路,并不断根据客流的变化和需求进行调整
公交线网客流分配方法:Logit模型
公交线网客流分配方法:交通阻抗函数
公共交通场站设施
公共交通停车场、车辆保养场、整流站、公共交通车辆调度中心等场站设施应与公共交通发展相匹配,用地有保证。
公共交通场站布局,应根据公共交通的车种车辆数、服务半径和所在地区的用地条件设置,公共交通停车场宜大、中、小相结合,分散布置车辆保养场布局应使高级保养集中,低级保养分散,并与公共交通停车场相结合。
保养场规模(辆)
每辆车的保养场用地面积(m2/辆)
单节公共汽车和电车
铰接式公共汽车和电车
出租小汽车
50
220
280
44
100
210
270
42
200
200
260
40
300
190
250
38
400
180
230
36
公交枢纽站规划
龙头寺公交枢纽站场
首次实现“零换乘”
摄像监控全覆盖
可供26条公交线始发
公交首末站规划(1)
设置要与道路建设及发展协调,宜选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设置在城市道路以外的用地上
宜靠近人口比较集中、客流集散量较大而且周围有一定空地的位置
公交首末站规划(2)
规模要根据所服务的线路所配置的车辆数目来确定
首末站的出入口道应设置在道路使用面积较为富裕、服务水平良好的道路上
公共交通车站的设置 ()
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m,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m;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m;
在道路平面交叉口和立体交叉口上设置的车站,换乘距离不宜大于150m,并不得大于200m;
长途客运汽车站、火车站、客运码头主要出入口50M范围内应设公共交通车站;
公共交通车站应与快速轨道交通车站换乘。
公共交通车辆发展规划
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大城市应每800-1000人一辆标准车,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
城市出租汽车规划拥有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城市每千人不宜少于2辆;;中等城市可在其间取值。
公共交通方式
运送速度(km/h)
发车频率(车次/h)
单向客运能力(千人次/h)
公共汽车
16-25
60-90
8-12
无轨电车
15-20
50-60
8-10
有轨电车
14-18
40-60
10-15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20-35
40-60
15-30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30-40
20-30
30-60
公交优先
战略上优先
策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课件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