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营销案例--电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案例(DOC 30页)(1)[33页].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茅台酒厂确定了“一品为主、多品开发,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一厂多制、全面发展”的经营战略,无论在生产规模、经营效益、出口创汇上,还是在国有资产增值、产品知名度、企业形象等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八五”期间,茅台酒厂通过投资、持股、合资等方式建立了一些各种类型的企业,形成了母子公司结构的集团格局。这些企业分布在北京、上梅、海南、深圳等地,分别从事酒店业、包装材料制造、内外贸易等跨行业经营管理;先后开发了43%(V/V)、38%(V/V)、33%(V/V)茅台酒、汉帝茅台酒、茅台女王酒、茅台不老酒、贵州醇、贵州特醇、茅台醇等系列产品,形成了多品开发、多种经营、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1994年,茅台酒厂质量管理一次性通过GB/T19002—IS09002质量体系认证,在白酒行业中率先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1995年,在美国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80周年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再次夺得特别金奖第一名。1951年到1997年,茅台酒厂固定资产总值从10万元发展到15亿元,茅台酒年产量从75吨发展到4000吨,仅1992年到1995年4年间,茅台酒厂就为国家创利税8亿多元,上交利税6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1996年,实现产量4365吨,实现销售收人5.3亿元,利税完成2.9亿元,创外汇1000多万美元。
(二)质量求生存,管理出效益
改革开放以后,与其他许多传统品牌一样,茅台酒遇到了老牌子如何跟上飞速发展的新形势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对待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问题上,茅台酒确定并坚持了“质量第一,以质促效”的方针。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茅台人从三个方面诠释“质量”:
1.质量就是企业的长远效益。领导班子对此保持高度共识。茅台酒是世界名酒,中国国酒,自从1915年夺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在海内外市场上一直是“奇货可居”,“皇帝女儿不愁嫁”,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在茅台的金字招牌下,只要企业愿意增加产量,就意味着随时可增加效益。但是,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季克良和总经理袁仁国说:“面对来自市场的各种诱惑,国酒人始终头脑清醒。茅台酒之所以近百年金牌不倒,创造出如此的市场信誉度,根本原因即在于其拥有卓而不群的品质。酒是陈的香,如果目光短浅,丢掉这个根本去杀鸡取卵,无疑最终反过来会葬送企业长远效益。”
2.质量先于产量、效益和发展速度。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浸人每个国酒人血脉。近20余年间,茅台集团生产能力由原来不足千吨攀升至5000余吨,但是,产品必须经过5年以上的酿造窖藏周期才能出厂的规定,以及相应的质量否决制却不折不扣地得以执行。每道工序、每一环节的质量都要与国酒、“中国第一酒”的身份地位相符合。当产量、效益、发展速度与质量发生矛盾时,都要服从于质量。茅台酒厂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从辅助材料、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对几十个项目要作科学严密的分析检验,使每一个项目都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指标。与此同时,不丢掉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传授下来的品评茅台酒的绝招,使用“眼观色,鼻嗅香,口尝味”的传统方法,凭人的感觉器官检验产品质量。理代科学检测手段与专家品评绝招相结合,恰似给茅台酒质量检测上了双保险。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2021年2月5日星期五20:24:26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2021年2月5日星期五20:24:26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二月五日2021年2月5日星期五20:24:26
3.质量的稳定和提高需要创新。茅台人很重视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创新。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茅台酒厂就引进了日本全面质量管理办法,一改长期以来主要靠师傅把质量关的管理方法为全体员工都参与,经过全员培训,规范操作程序和操作工艺,使质量有了全面提高。继80年代中期推广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90年代又通过了IS09000国际标准产品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结合企业特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检评制度。迄今,集团一直坚持每年按季度作内部质量审核,每年主动接受权威质量保证机构的审核。生产工艺基本上变成机械化

营销案例--电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案例(DOC 30页)(1)[33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4
  • 文件大小184 KB
  • 时间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