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张课程设计目的-----------------------2
第二章工程概况---------------------------2
第三章坝体设计---------------------------3
第四章坝肩稳定分析--------------—-------12
第五章边坡开挖计算-----------------------13
第六章溢流坝设计计算---------------------14
第七章坝体的细部构造——————---------15
第八章设计成果分析与总结——————-----16
附录---------------------------------------16
1
第一张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安排在“水工建筑物”课程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课程设计作为
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平时作业的一个补充,课程设计包括拱坝设计的主要理论
与计算问题,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融会贯通“水工建筑物”课程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完
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培养综合运用
已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解决基本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
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培养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
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提高查阅和应用参考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括
地理资料
坝址地形图及河谷地质剖面图(附图2张)。
设计标准
。灌溉2万亩,电站装机1万千瓦。工程等级,建筑
物级别以及各项控制标准按有关规范自行确定。
坝址地形地质资料
(1) 坝址区峡谷呈“V””型,两岸谷坡陡削,高程300米以下较为对称,
坡角40—50度。唯右岸自高程300米以上地形转缓变为 25一30度。两岸附近山高
均超出 ,左岸受冲沟切割后山脊较为
单薄。
(2) 河床和岸坡有大片基岩课露,距河床高47米范围内形成岩石陡壁。以
上为第四纪残、坡积的砂壤覆盖层。厚度左岸2一5米,右岸3—5米,坝址区基岩
一般风化不深,剧风化垂直深度,左岸为3—6米,右岸为4一8米,河床为0—3
米,微风化或新鲜基岩距地表深度,在320米高程以下:两岸为10—20米,河床
为4米左右。
坝址区岩性为坚硬致密的花岗岩,较为新鲜完整的物理力学指标甚高,抗
压强度1500kg/cm2,岩石容重=26KN/m3。滑动面上岩石之间的摩擦系数f
2 5 2
=、粘着力c=2kg/cm 。基岩弹性模量Ef=(1~4)×10 kg/cm 。泊松比
=,坝体混凝土基岩摩擦系数f=。
两岸基岩无成组有规律的节理裂隙存在,主要受F1、F3、F5断裂切割影响。
F1断裂切割右岸坝肩,其底板高程在314米,顶底岩层破碎。靠右岸在314米高程
以上坝肩稳定须予重视。F3、F5断裂在较接近拱坝坝后通过,在拱座推力作用下,
将产生压缩变形因此在拱座推力作用范围内必须给予工程上的处理。
(3) 岩层抗冲刷条件:泄洪建筑物下游高速水流沿程河床和岸坡,基岩
基本裸露、岩性坚硬,抗冲刷力强,大部不须抗冲处理,但在靠近坝体部分的岸
2
坡段对断裂破碎带等出露地带必须封闭固结,适当扩大表层固结灌浆。
(4) 区域地震条件;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
特征水位
经水库规划计算结果、坝址上、下游特征水位如下:
P=%校核洪水位 319m,。
P=2%。相应尾水位269m。
正常高水位316m
死水位298m
淤砂高程283m。
坝顶高程320m
荷载及荷载组合
荷载应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决定计算内容、荷载组合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选取二种控制性的组合进行设计计算。
有关荷载资料及设计系数如下:
,混凝土容重=24KN/m3。
3
,泥砂干容重g=14KN/m ,空隙率n=, 淤砂内摩擦
角=16o。
:均匀温度变化t;按经验公式估算
47
t (度)
1 T
=1×10-5(1/oC)。
5 2
Eh=×10 kg/cm (C10砼
双曲拱坝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