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作者: ————————————————————————————————日期:
?
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八、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1)(2)题。(6分)
送柴侍御丹阳送韦参军
王昌龄严维
流水通波接武冈,丹阳郭里送行舟,送君不觉有离伤。一别心知两地秋。
青山一道同云雨,日晚江南望江北,明月何曾是两乡。寒鸦飞尽水悠悠。
(1)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从题材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2分)
(2)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4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乱后
(金)辛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荒宿草,墟落①动新烟。
困鼠鸣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①墟落:村落一
(1)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述。(3、分)
(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5分)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⑴两首送别诗都写了猿声,请简要说明二者在对猿声的写法上有什么不同?(4分)
⑵第一首诗中的“江风引雨入舟凉”与第二首诗中的“青山万里一孤舟”都写得景中有情。请对此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古今词语》云:“东坡”在黄州,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6分)
,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菊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头近鬓毛。露湿秋香满地岸,向来不羡瓦松高。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①,报与桃花一处开。「注」①青帝:分管春天的天神。
(1)郑谷的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菊花的高尚品质的?主要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4分)
(2)请简要概括两首诗歌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7分)
唐多令
邓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1)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语意双关,请简要分析。(3分)
(2)下片中“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石头城》)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古典诗词鉴赏表现手法练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