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模电实验报告1 XXX
6
模电实验报告1 XXX
6
电压增益
输入电阻
Ri = Rb1∥Rb1∥rbe 现底部失真,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当IC=,静态工作点过低,出现顶部失真,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
置RC=1KΩ,RL=2KΩ,按照实验原理4中所述方法,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W,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VOPP及V0值,记入表1-5。
表1-5 RC=1KΩ RL=2KΩ
IC(mA)
Vim(mV)
Vom(V)
VO(P-P) (V)
分析:此时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O=,则动态范围等于22VO=,而用示波器所读出VO(P-P)=,大致上相等。
置RC=2KΩ,RL=2 KΩ,IC= 。输入f=1 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v0不失真的情况下,用交流毫伏表测出VS、 Vi和 VL记入表1-6。
保持VS不变,断开RL,测量输出电压v0,记入表1-6。
表1-6 IC= RC=2 KΩ RL=2 KΩ(表中的“计算值”为理论计算值)
VS(mV)
Vi(mV)
Ri(KΩ)
VL(V)
V0(V)
R0(KΩ)
测量值
计算值
测量值
计算值
计算过程:测量值:Ri=Vi/(VS-Vi)RS=()*1= KΩ;
RO=(VO/VL-1)RL=*2= KΩ;
计算值:假设β=150,rbb’=200Ω,则rbe= rbb’+βUT/IC= KΩ
Ri=Rb1//Rb2//rbe=//20//= KΩ
RO=RC= KΩ
分析:因为不知道准确的β值和rbb’的值,所以计算值与测量值上有一定差距。
取Ic=,Rc=1KΩ,RL=2 KΩ。保持输入信号Vi的幅度不变,改变信号源频率f,逐点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Vo,记入表1-7。
模电实验报告1 XXX
3
表1-7 Vi=
特殊频率
f(HZ)
Vo(V)
Av=Vo/Vi
80
F1
91
100
120
150
200
400
500
Fo
1K
10K
50K
200K
300K
400K
500K
Fn
568K
600K
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幅频特性曲线图如下:
模电实验报告1 XXX
4
实验总结
1. 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VBE(V)
VCE(V)
测量值
理论值
测量值
理论值
误差分析:
如表中数据所示,所计算出来的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有一定的偏差,但是偏差并不是很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误差原因:
,所以造成本身的阻值与所标示的阻值上有差距,因而造成误差。
,长时间工作造成的温度上升可能对元器件有影响,所以造成实验误差。
,仪器本身就存在误差,且在一些很灵敏的读数(例如mA)时,表上的读数会不停的跳动,
模电实验一BJT单管共射电压放大电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