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教学反思
化学教师:李老师
本节课主实验原理即是已有的概念和相关的定义式,因此需要测定的目标量是十分明确的。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实验完成对目标量的确定,依据化学计量关系将目标量转化为可测定的量。
在进行教学设计中,对整个实验难点分析是重中之重,在此进行探讨。 1)从化学定量实验思维来看:难点——学生能否认识到定量的依据是公式; 2)从实现实验原理操作来看:难点——如何确定溶液体积;
3)从定量实验特征实现来看:难点——如何精确而方便的确定溶液体积; 4)从教师教学方法选择来看:难点——引导学生为什么需要步骤而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步骤;
通过教学设计中适当运用情景设置来化解这些教学中的难点,才能真正用好这个教学素材。
1、在教学设计中,通过类比质量百分比浓度溶液配制,来破解难点1),在类比过程中,不能仅落在步骤上,而是要提取出这些步骤所实现的原理,从而让学生形成原理来源于定义式的思维。新的教学情景不是全然给学生一个陌生的世界,而应该设置的是能够承接学生旧知识,延伸学生新知识的情景。










2、通过分析学生的错误方法,分析出溶液体积的特点。学生的错误方法来源于质量百分比溶液的配制,而事实上两个实验的区别是质量与体积的区别,质量的可加合性与体积的不可加合性,必须帮助学生建立。随后引导学生认识到体积是不断在变化中的,只有最后形成溶液,我们自然能够得到体积,得出顺序是先溶解后定容的方法。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更巧妙,,到标签的书写,以及最后的习题,不仅仅要在形式上起一种过渡作用,更是将学生的思考引入新的方向,解决教学重难点。
3、在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在实验过程中,应当能够敏锐的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从学生暴露的问题入手,以讨论的形式和同学一起分析,解决了实验的总体设计思路问题,并且也解决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配制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注意事项。比以往这些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授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受到注意实验细节的必要性。
4、定量实验教学关于要区别于定性实验教学。学生的思维模式停留在定性上,对定量上即使有些许感觉,但是却言语不出。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原理是确定量,实验的操作和仪器的选择也是为了确定以及精确确定量,这样才能向学生传递出定量的思维信号。而对于为什么一些步骤能够精确确定量,是定量实验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感知——实际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来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一些实验操作。这样学生对定量的认识更深刻,才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第 4

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森森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