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学设计[4].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教学时间
主备人 何宏建 执教者 签审者
容气势非常宏伟浩大. 
2、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3、历历在目:历历:清楚,清楚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如今眼前。 
4、蠕动:指爬行的昆虫;泛指像虫类爬行的样子. 
5、熠熠:闪烁的样子。 
六 朗读指导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2、学生朗读。(边读边整体感知本文的层次构造) 
划分构造: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段)交代到达各拉丹冬的时间,介绍当地的概况,说明对我来说,这将是一次艰辛的旅行。 
第二部分(4—6段)介绍冰塔林的风光和“我”摔跤的遭遇。 
第三部分(7—13段)写“我”受伤后在各拉丹冬的经历. 
第四部分(14、15段)各拉丹冬孕育了长江,滋养了人类。 
七、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理清文章的脉络,复述作者在各拉丹冬的所见所感。 
八、研读课文,合作讨论. 
  1、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拉丹冬的冰塔林的?试结合课文内容详细分析。 
  (作者由远及近,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现了冰塔林神奇、壮美的特点。 
“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坚冰丛莽”“宏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这些句子都表现了冰塔林奇美的特点.) 
2、作者屡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和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屡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是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风光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九、小结 
这篇游记,作者采用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源头的见闻和感受,我们领略了壮美风光的同时,也感受了雪域高原的宏大威力,作者的体验更强烈显示了爱国的思想感情. 
十、布置作业 
《综合练习》同步习题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学设计
编写时间 教学时间
主备人 何宏建 执教者 签审者
课题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
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  
学的写作特点。 
2、才能目的: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3、情感目的:  
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和作者介绍长江源头的顺序和进程. 
教学难点
感受各拉丹冬的壮美风光和冰塔林的神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 学 过 程
备注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及字词 
二、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此长眠吧”中“我”的心态? 
1. 作者在《藏北游历》序言中说,自己对于这片雪原高原,“是一个逗留太久,热情也持续得太久”的人。在西藏期间,“足迹和心迹都轰轰烈烈地进展着”.她和这块大陆感情至深,已和这片土地融为一体,死亡何尝不是一种回归?这时死亡也没有了恐惧色彩 
2. 各拉丹冬,给人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有一种吸引力,在它面前,,作者感悟到生命是一种永久,也是一种不朽,从而能坦然面对死亡) 
三、赏读品析 
联络上下文,品味以下句子,考虑并答复以下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 “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眩晕”指美景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的意思。“卖弄”指成心展现。这里表达了景物带给自己的强烈震撼和对自然神奇伟力的赞美,极大地丰富了文章

《在长江源头格拉丹东》教学设计[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syhqk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