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说》教学设计
执教者:王先厚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培养文言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3.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和二《马 说》教学设计
执教者:王先厚
学习目的:
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培养文言语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3.理解文中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和二者的关系,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才常哀叹怀才不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马说》。(板书文题、作者)(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和交流
1.作者链接。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有《昌黎先生集》传世。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和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根底上加以创新和开展,气势雄健,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精品文档请下载)
2.文体链接。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写法上不拘一格,和现代杂文颇为相似。《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是后来人加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3.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祗(zhǐ) 骈(pián) 槽枥(cáo lì)
食马者(sì) 粟(sù) 邪(yé)
4.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词汇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只,仅。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且欲和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
⑤执策而临之:面对。
(2)通假字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②才美不外见(同“现”)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和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一读
2.译一译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交流点拨】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交流点拨】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交流点拨】只辱没在奴仆的手中,(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二)文本探究
仔细阅读第一段
3.本段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交流点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4.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将如何呢?
【交流点拨】辱没在奴仆手里,(和普通马)一起死在马槽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知名。
5.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三)文本探究。
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直接原因:食不饱,力缺乏。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课文从侧面挖苦了喂马者的什么?
【交流点拨】无能
《马 说》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