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边晓倩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里的意象、意境和作卜算子
边晓倩
【教学目的】
1、感受词人的形象,知人论世,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3、学习词人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里的意象、意境和作者的情操。
导入
有这样一位文人,他在诗、词、散文、书、,对后世有宏大影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和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大、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他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他是谁?是光照千古的苏轼,世称苏东坡。(精品文档请下载)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在在黄州的心路历程的第一阶段(定惠院阶段)痛苦孤独里写的名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整体感知
读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生动的语言展示这首诗的画面。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
。有谁见到幽人单独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飘渺的身影.(精品文档请下载)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惊吓,骤然飞起,并频频回头,却总是无人理解它内心的无限幽恨。它不断于寒冷的树枝间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树上,最后只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精品文档请下载)
2、全文分为上下两片,共有哪些意象?
明确:缺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鸿、寒枝、沙洲.
2、这些意象分别有哪些特点?诗人分别用哪些词语来描绘它们?
明确:月——缺,桐--疏,漏-—断,人——幽,鸿——孤,枝--寒,沙洲——冷。
提示:学生寻找的时候容易遗漏,应当提醒学生紧扣意象细致的有条不紊的探寻。
3、这些意象特点分别涉及哪些艺术手法?蕴含哪些思想感情?
明确:缺月外表写月亮的不圆,其实在人生层面比喻的写出了才华如明月的苏轼,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悲凉阶段,和家人悲离;还在社会环境层面暗示了那个封建社会的残缺黑暗,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精品文档请下载)
疏桐暗示良禽择木而栖的环境的荒凉,也暗示在封建社会里正直的人才难以得到重用。
漏断说明到了深夜,作者的心情才得以安静下来。
幽人是苏轼自称为幽囚之人,联络背景,可知当时苏轼处境困难,心情低落。
孤鸿指孤单的鸿雁,鸿雁是留鸟,,文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精品文档请下载)
寒枝暗示苏轼当时的凄凉处境。
沙洲是江湖河流里和海滨、湖滨带出露水面的沙滩,在当时人烟稀少,荒凉清冷.
4、概括上片、下片的意义.
上片写幽人,幽人孤独如孤鸿。先写夜景幽寒,为幽人、。冷落凄静的夜晚,惟有孤鸿和幽人相对,那孤傲不群的孤鸿,正是独往独来的幽人的化身。(精品文档请下载)
下片写孤鸿,,惊慌高飞,心怀幽恨,却无人能懂;寒林千枝,却不肯栖
卜算子[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