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研究报告(陈祥).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研究报告(陈祥)
2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级课题
《五年制高职校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执笔人:陈祥
摘 要:职业学校单纯注重技术培养,忽视德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自我的存在上。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由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使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会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常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如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就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这些情绪上的波动,使他们难以自觉控制。
(2)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五年制职业学校生源的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同学们的歧视,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生活贫困家庭,缺乏真诚的关爱,久而久之形成了抑郁自卑心理,对学校、对社会充满冷漠、恐惧和仇视。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当自主性被忽略或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他们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有时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渐渐就会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
(3)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交往存在障碍。青年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坦率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期盼得到人们的理解,与知心人愿意敞开心扉,说话坦诚直率,另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暴露出心理闭锁性,甚至产生固执、多疑与对抗,有时会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发生打架事件。
5
五年制职校学生特别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存在着社交障碍。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不良的心理品质,性格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报复性强等;第二,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语表达力差,知识水平低,不会交往等;第三,曾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第四,语言不通,没有共同语言等。
研究对象的心理、情感、认知特色,显示了他们在德育方面的缺失,本着着眼于其未来发展,促进其与周围社会的和谐相处,促成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为课题研究的追求,我们把研究目标定位在“五年制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目标体系构建”和“五年制高职学生德育培养策略研究”上。
2.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是一项讲究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全面和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同时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完成一项研究工作,选择好科学的方法是研究成功的一半。为增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针对课题的特征,课题组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构建指导实践的理论支撑
我们运用文献研究法的收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学习了与该课题相关的职校生德育及管理的理论,国内外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现状,德育研究的成果现状等,帮助课题组确立了研究方向,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论证依据,提高了研究效益;提升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修养,对拓展研究人员的研究思路,提升研究的基础,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课题研究的创新性,避免研究中的重复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二、零次文献研究帮助课题组在个案研究中积累第一手文献提供了帮助,增强了研究的真实性、历史感。一次文献研究也为课题组积累研究经验和历史资料提供了帮助,促成课题组研究成员养成科学、严谨的教育科研作风。
(2)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计划后,实施教育德育行动。主要体现在课堂德育改革时,先是从课程内容的整合入手,着眼于显性的物质层面的改革;在改革中逐渐发现,仅只在课程内容层面注意德育内容的补充和渗透还远远不够,于是子课题组决定修正方案,在教师与班主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注意隐性德育理念在学生德育培养中的功效。
(3)个案研究法。对不同的学生施教的方法不尽相同,同样,不同的教师实施德育培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班会活动中德育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或主要步骤
(一)研究目标:
1.了解高职院校德育的基本方法与学生的需求;
2.研究当前高职德育的改革走向与恰当的选择;
3.从实践出发研究有效的德育方式与管理模式。
(二)研

研究报告(陈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Shess
  • 文件大小4.32 MB
  • 时间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