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人民医院
彭春仙
肺结核
肺结核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核病的发生与
发展
病理
临床表现及类型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概述
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可侵及多个脏器,肺部受累常见
—肺结核
病理特征: 渗出、干酪坏死、增殖性组织
反应(结核结节)、空洞形成
临床:呈慢性过程
全身表现:低热、消瘦、乏力等
呼吸系统表现:咳嗽、咯血
概述
流行病学
全球疫情
1/3人(20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负相关
WHO把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等22个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全球80%的结核病例集中在这些国家
概述
流行病学
我国疫情(2000年第4次流调)
高感染率:城市人群高于农村
高肺结核患病率: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 367/10万
高耐药率:%,%, %%。
死亡人数多: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
年递降率低:%
中青年患病多:15~59岁年龄段
地区患病率差异大:西部地区高于全。
实施DOTS项目的地区患病率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结核菌:5大特点
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其他
易感人群
影响传染性因素
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
一、结核菌
特点:
1. 生长慢培养4~6周→菌落
A 代谢旺盛,致病力强,传染性大,
易被药物杀灭(H、R、S),(细胞外)
生长速度 B 细胞内菌(酸性抑制)(Z)
不同 C 偶尔繁殖菌,仅对少数药物敏感(R)
复发根源
D 休眠菌,一般耐药,无致病力和传染性,
被吞噬细胞消灭
生长慢快
A 不断繁殖
B 细胞内菌
C 偶尔繁殖
D 休眠菌
结核菌生长速度
INH、RFP、SM
PZA
RFP
病灶中不同生长速度的菌群与杀菌药物作用
特点:
、抗酸性染色
阴湿处生存 5个月以上
杀灭:暴晒 2小时来苏 2~12小时
70%酒精 2分钟煮沸1分钟
直接焚毁
一、结核菌
肺结核4186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