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词鉴赏浅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词鉴赏浅谈
魏攀 【摘 要】当今大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或困扰,如怎样品味诗词的意境;篇幅短小的作品,如何去表现复杂的思想或重大主题;诗词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怎样理解;古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的理解。弄清这些问题古诗词鉴赏浅谈
魏攀 【摘 要】当今大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些障碍或困扰,如怎样品味诗词的意境;篇幅短小的作品,如何去表现复杂的思想或重大主题;诗词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怎样理解;古诗词中典故的作用的理解。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更进一步地鉴赏古诗词是会有较大帮助的。
【关键词】意境;情景;诗词;鉴赏

一、如何把握作品中的“意境”
(1)寄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有的作品,表面看来全只是写景,看不出情,但实际上,没寄托作者感情的“景”是不存在的,只是有些隐藏在景物描写的深处,我们不咀嚼就体会不出而已。如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表面看来,这首词只是写了普通的农家生活场景,作者没有表示态度,但只要我们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细心体会,就可以品味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民和对农村生活的真切热爱。(2)景略情在。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又全是抒情,同寄情于景的形式正好相反。像这样的诗词是否就没有意境呢?也是有的。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作者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从这不满现状的呼声中,不仅可以领会出作者笔下的幽州台的氛围,而且可以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景虽没有写,但意境完美。这就是说,本是触景生情,情与景一致,但写成诗时却把景略去,而直抒胸怀――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作品的意境再现。(3)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事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的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如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作者因见到菊花在秋天生长的情况,而想到改变菊花的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道开放,而内在的思想感情就是要为劳苦大众改变现状。因而,这首诗的意境,是完美的,而且是高超的。
二、如何理解古诗词中的“以小见大”
在古典诗词中,有些作品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些常见的不太引人注意的普通场景,但往往作者在其中却蕴含了极不普通的重大内容,或者表现了作者的强烈爱憎。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首诗,作者摄取的只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场景,燕子在春天里飞来飞去,但它表现的内容却是通过这一普通场景反映了世事的变迁,历史的兴衰,它明确告诉我们:尽管有些封建权贵显赫一时。但它终究逃脱不了覆灭的命运。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二十字,内容也很简单:一个老翁在大雪天的寒江上独自垂钓。但是这是作者用高超的手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孤寂清冷,廓远深邃的艺术境界。只有在看透了世道的炎凉人心的不古之后,作者才能如此的大彻大悟,追求这种寒江独钓的无与伦比的惬意,这就是典型的小(普通的场景)中见大(不寻常的内容)。
三、如何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古诗词鉴赏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妙玉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