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跟师心得
时光如梭,转眼跟教师学习已经一年。从以前有点儿懵懂到现在思路比拟清晰,这一切都要感谢教师与这次难得学习时机,否那么我们基层医生提升自己业务是很慢,现在我们利用点点滴滴时间一但用药也都平淡无奇,根本上是中药教材中常用药,无需费心去抄去记。但就是这些平 常方、寻常药,经教师之手一用,却如同点石成金,有桴鼓相 应之妙。而当自己临证时,牢记在脑子里那些方药,却常常 不知该何时用,怎么用?有时简单地据病处方,得到效果却常常难以令人满意。诚如药王孙思邈所言: “学医三年,谓天下无不治之病;行医三年,方知天下无可用之方。〞 坐地反思,我逐渐悟出跟师抄方目,其真谛本不在于“方〞,而在于如何“选方
第 3 页
〞、“用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证是论治前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讲就是这个道理。如果目不识证,即便胸中藏有千家名方,却也是毫无用武之地。同时,“抄方〞目还在于“识方〞、“懂方〞,通过抄方 进而明确方剂功用主治。古人讲“用药如用兵〞,其实用方似“布阵〞,只有明了阵式架构,才可准确出击,收获效验。因此,跟师临诊时,不应一味低头“抄方〞,而应常常抬头“看方〞,看如何辨证选方,看如何据证调方,看如何活用成方
跟师抄方 “抄〞什么? 跟师临诊抄方,不应一味纠结于处方本身,而应视抄方为系统学习过程。老中医临诊思路,辨证技巧,识病规律,以及处方、用药特点,无不闪耀着医者智慧火花,足以使后学者受用不尽。
学习辨证技巧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辨证为紧要。名老中医经过常年临证体悟,于辨证自有独到见解。跟师抄方时,应用心观察教师望、闻、问、切,细细品读,抓住辨证线索, 学习辨证技巧。如对于失眠一症,临床四诊不仅要重视其病 史长短,关注其相伴随病症,即便失眠本身,也要详细辨析,以求见微知著。如失眠不易入睡者,多为阳不入阴之故,病在阳分;寐后易醒者,那么多系阴不敛阳所致,病在阴分。而 寐后兼多梦者,多夹有实邪;寐浅易惊者,多兼精血缺乏。总之,学习掌握教师辨证技巧既需要详观察、细 揣摩、勤总结,更需要自身知识水平提高与经历积累。
第 5 页
体会病机规律 名老中医论治疾病思路,蕴含于病机推导之中。临诊抄方,应着重思考教师立法依据,明晰疾病病因、病程、传变及预后,把握疾病病理因素,从而推导病机,总结规律,以便日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对于恶性 肿瘤诊治,有人认为肿瘤系在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根底上,外邪与机体内部病理产物如痰、瘀等互结,导致癌症 发生,肿瘤本质为痰凝、瘀结或痰热瘀互结,治宜“扶正御邪〞;有人那么提出癌毒是贯穿恶性肿瘤始终核心病机,将其定义为已经形成与不断新生癌细胞或以癌细胞为主体形 成积块,主张“祛邪安正〞。其实,在肿瘤发生、开展过程中,邪正交争发病观是中医对发病机制根本认识,扶正祛邪也是诊治优势所在。在肿瘤预防上,扶正御邪无疑是一种积极诊疗思路,而当癌毒炽张、 耗伤机体正气之时,祛邪安正那么成为一种最直接有效手 段,待肿瘤后期,癌毒无制、正气衰微,扶正御邪又成为一种 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无奈之选。因此,通过学习教师诊治思路,可以不断深化自身对疾病认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其病机规律。
熟悉方药特性 方药价值,在于临床合理运用与疗效观察。名老中医临证时遣方用药,在诊疗全过程中
医院跟师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