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和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初读课文,小组自主学习
生字词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各小组交流,生字、生词、语句(有价值的或疑问)板书在黑板。3
一解读课题,引发质疑。
1、谈话引入课题,学习“蜻蜓”:板书:蜻蜓
提问:认识这两个字吗?读一读。提示:易错处:“蜓”右边不是“延”
对于蜻蜓,你都有哪些理解?
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蜻蜓的课文,板书:放飞。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看了课题,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3、学生质疑:谁捉了蜻蜓?谁放飞蜻蜓?为什么放飞?
4、板书:捉放?
.各组汇报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再读课文,做到五“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破句、不回读
2。想一想:
( — 节) 我们捉蜻蜓
( - 节) 陶行知讲蜻蜓
( - 节) 我们放蜻蜓
3。各组讨论交流,小组内检查课文朗读
活动三:感悟课文,理解有关蜻蜓的知识。
1.学生自由读2—-10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讲述关于蜻蜓知识的语句。
2。小组交流,。
3。汇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各小组交流,生字、生词、语句(有价值的或疑问)板书在黑板。
,互
19放飞蜻蜓第一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