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标兵个人事迹材料正文
第一篇:技术标兵个人事迹材料
技术标兵个人事迹材料
李明辉,男,1970年3月出生,现任博兴县计量测试所副所长兼衡器室主任,该同志1991年参加工作,参加工作16年来,充分展示出其扎实的理论作的第一线,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敬业和投入,也必将做出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技术标兵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说起xx,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他的传奇经历。他的传奇首先是因为“杂”,首先他担任的工作“杂”,他学的是潜水,进单位以后做过起重工、技术员、质检员、分项技术主管、工长、工程部长、质检部长、项目总调、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给测量、试验帮过忙,电工、设备方面有什么事大家也愿意与他探讨,工程施工的“十八般武艺”都精不好说,至少每样都能做出点道道来。其次,他的“杂”还体现在从事过的工程种类“杂”,他直接参与或指挥的工程种类有码头、船闸、船坞、取排水、道路、桥梁、隧道、市政、沉井、顶管、钢结构、房建乃至供电照明等项目。再次,他的杂还体现在生活、运动等方面,很多运动项目,他也擅长。电脑、网络方面他也有所涉猎,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传奇还体现在他的攻坚才能。公司有从未做过的工程种类、从未到过的国家或地区,艰苦困难的工程,总是会想到他,而他也从未违背过领导的要求,三公司第一个挂篮施工、第一个船闸施工、第一个特大桥施工、xx局第一个特大船坞施工,到云南的第一个项目、到xx的第一个项目、到xx的第一个项目,淮江高速公路项目工程上不去调过去抢、xx沉井有困难调过去抢、沪苏浙高速工期吃紧调过去抢、xx项目遭遇困难调过去抢。往往一个工程遇到困难就被调过去抢工,扭转局面理顺了又被调到另一个遇到困难的项目,最近
5
7、8年,他几乎没有完整的做完过一个工程。
当然,以上还不能完全概括他的传奇,他的传奇还在于他做了一些别人不能做或不敢做的事:他曾经在一个长江码头外面徒手下潜15米打捞钢护舷;他曾经在宽阔的长江南通段8级风浪中跃进长江救人;他曾经用自制的潜水装具下到32米深的泥浆里作业近一个小时;他曾用16吨的汽车吊下19吨重的钻孔桩钢筋笼;他曾经用8吨的塔吊提升32吨的挂篮底篮到125米高空;他曾经创造了沉井超过两倍直径深度纠偏的奇迹。
6
当然,有传奇经历还谈不上杰出,xx工作这么多年,对企业更大的贡献在于不断地追求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给企业创造了不少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创新
xx爱琢磨是出了名的,他总是喜欢琢磨出一些巧妙的工艺来解决问题。进单位没多久,他就利用一个三吨平板,焊了一个小扒杆,装上一台小卷扬机,做成一台“吊车”,在码头上安装系船柱,安装橡胶护舷等小型件,既没花多少钱,又提高了效率;在淮江高速项目他巧妙地把40多吨重的悬浇箱梁现浇段支架整体从左半幅平移到右半幅,不但节约了不少费用,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近1个月的工期;他在云南元磨高速项目设计了45米跨度的单边斜拉便桥,总用钢量不到3吨,解决了4号墩混凝土浇筑的问题,该桥得到北京理工大学一位教授的盛赞;也在云南元磨高速项目,他发明了利用8吨起重量的塔吊巧妙提升32吨的挂篮底篮到125米高空的技术,荣获了“武汉市五小成果二等奖”;他在xx顶管项目
8
2022匪夷所思的在超过两倍沉井直径的深度成功进行了纠偏作业;他在xx项目巧妙地利用龙门吊安装码头面板,一举节约成本近千万元,且大幅节约了安装时间,这项工艺在xx的后续项目中继续得到运用,还在继续的创造着效益。以上只是他“好琢磨”的部分“杰作”,小的实例不胜枚举。他爱动脑子解决问题也感染了很多他的同事们,让他所在的项目遇到了很多的困难,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管理创新
如果说技术创新主要还是他发挥他自己的个人才能为企业做出贡献,那么他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则更好的推动了项目整体的顺利实施。
他创造了项目生产超级看板管理模式,已经在三公司很多项目得到实施,通过看板,实时将项目施工生产各环节相关责任和绩效,信息收集和反馈等透明化,使所有项目部人员对工程进展始终保持控制状态,这种管理方式在很多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还创造性的在熔盛船坞工程抢工过程中运用了辐射管理方式,即直接由他每日排定当晚到第二天各作业面和工序工作要求,当晚召集所有队伍工长带班一级以上的人开会,明确责任人,第二天再安排后一日计划并检查前一日日计划执行情况并当场奖罚,此方法使用一个月,即解决了很多长达数月乃至半年的痼疾,一举扭转了施工局面,。正是这一措施的实施,确保了熔盛船坞的节点工期,为企业创造效益近4000万元。
9
在xx项目的施工中,他
技术标兵个人事迹材料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