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教书育人正文
第一篇:教书育人
【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即教书与育人。做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呢?教书育人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把两者分开,要合理有机的结合。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实效,要害在于教师能否在学生的心目中塑造好自身形象,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1、要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6
2、关心热爱学生。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聪明,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作为老教师,今后,要更加爱岗敬业,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那么,接下来结合具体事例我来进一步说明如何在实践中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有一天给学生上习题课时,针对一些学生手懒不愿意多做题,于是我趁机在上课时给学生们讲了北大附中的王金战教育他女儿学好数学要多做题的故事,学生们受到很大启发,现在我们班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有很大提高。因此以上是我的经验。
7
第二篇:教书育人
教育中的“教”字涵意为传授知识,“育”字的涵意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所谓的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美好而积极的情感,它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教师这种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精神,能诱发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激情,并影响学生的理想、志趣、爱好和毅力,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在感情和心理之间架起一座互相信赖的桥梁。对教师敬业精神和行为的崇敬,会使学生对教师的举止、言谈,以及内在的气质、信念、生活态度都进行自然的模仿。教师的教导会像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使他们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从而激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样,教师的爱作为一种外部情感因素,就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转化为推动自己进步的内部动力。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热情和爱心。对学生要尊重他们,体谅体谅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真诚和关爱,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8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全面、完整的人为己任。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是中心工作,但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更要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为了能够更好的起到育人的作用,在平时要给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常言道“己不正,何以正人”,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本人先要去做好,此外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下功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学生从心里服气,认可教师的水平,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当师生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拉近后,对他们的言传身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上和课下的德育工作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实际中,对教书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一点体会。
第三篇: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作为老师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书育人”。记得自我们小的时候,就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烂熟于心,于“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刻骨铭心,沉浸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的无尽意境中,陶醉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质朴古训中。其实,这都折射了教书育人所扮演角色的举足轻重,凸显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所承载的价值取向对于这个社会是多么不可或缺。传承文明,开拓
教书育人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