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心理上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印象,这种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31、第一印象: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所得到有关对方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结实,而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过程。
32、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对他人知觉一种偏差倾向。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某些主要品质有个良好印象之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光环所笼罩;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所以他就被消极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品质。
33、定势:是指以前心理活动会对以后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了以后心理活动进展。
34、社会刻板印象:对各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根据,称为社会刻板印象。
第 6 页
35、归因:就是根据人外部特征对其内部心理状态或行为原因所做解释与推论。
36、态度:弗里德曼吸收了认知论与学习论要素,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由认知、情感与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心理倾向。
37、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与防止惩罚而采取与他人要求在外表上相一致行为。依从行为不是自己愿意这样做,而是迫于外界强制性压力所采取一时性行为。
38、认同:是个体自愿地承受心目中典范人物观点,信念,使自己态度与他们相一致。认同能够是想象,也能够是实际。
39、人际关系: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结成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需要心理状态。这种关系调整与开展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程度。
40、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里诺提出一种测量团体〔特别是小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与人际相互作用模式技巧。
41、吸引:指是一个人对于其他人所抱积极态度。它是人际关系进一步开展前提。
42、寂寞:是指当咱们社会关系缺少某些重要特色时引起一种主观上不愉快感。寂寞是个人内部感受,无法由人外在表现加以判断。
第 7 页
43、曝光效应:咱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44、社会交换理论:人们在人际关系中所付出本钱及获得酬赏是决定人际关系开展重要条件。人们在开展与他人关系时,选择能给自己最大酬赏人,为了获得酬赏还必须付出绝对本钱。
45、酬赏:指个体从人际关系中所获得任何有价值东西,例如被爱觉得或得到经济上援助。
46、自我揭露:指一个人向别人说心里话,与他人共享内心感受及信息。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自我揭露让他人在绝对程理解自己,是一个人心理安康标志。
47、爱情:爱又叫爱情,它是比人际吸引更复杂更高层概念,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及生理唤起与共同生活愿望在内一种强烈情感状态。
48、人际冲突:是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因为反响或希望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紧张状态。
49、合作:相对软弱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结盟,从而使自己争得权力或处于有利地位现象就是合作。
50、团体:指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成员结成集合体,团体成员间一般有面对面接触或互动可能性。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