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一模语文学科试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一模语文学科试卷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
”和“致用”都意在表明读书确实包
含着实用的功利诉求。从这个角度考量,读书利国利民、利人利己。通过读书,人们可以获得
生存技能以创造财富改善生活;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到达更高的社会阶位而改变命运。
④然而,对实用功利的追求只是读书的一个方面,过分地强调读书的实用功能,往往会遮
2/12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一模语文学科试卷
蔽读书的根本要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
读。”这种劝学篇,主要用读书的好处和用处来激励人们学习,会养育狭隘的读书观。
⑤从“体”的层面看读书,也就是探宽读书这件事情的根本意义是什么。当我们说“人是一
种读书的动物”时,就意味着读书是一种专属于人的活动,读书与做人几乎就是同一件事。读书
的根本意义是“人性养成”“人文化成”。从这种意义出发来理解读书才可能达到读书的至境。
⑥一般来说,受功利之“用”驱使的读书可归为“要读书”一类,而怀有“体”之情怀的读书则
可称之为“好读书”。“要读书”乃是“五经勤向窗前读”,与之相反,“好读书”偏偏是“闲来无事好
读书”。以前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里面说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常常觉得不着边际。因为既然是读书,便应该正襟危坐,皓首穷经,衡量得失,怎么能“不求甚解
呢?读书而不好好学习,兴之所至,随性自然,算是什么好学上进?后来,渐有所悟,是因为明白了
孔子的感叹:十年有五而志于学,五十而知天命。这是孔子对于知识与人生宿命的感叹,“知天
命”后也就熄灭了“志于学”的功利之心,最终达到“从心所欲”、领悟人生的境界了。
⑦归根到底,”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可以不执着于书
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带着恋得患失的心去读书,有时候就会执着于一念而忘记了
风来水面与月到中天。
⑧雅文深境,幽思明悟,在一方局促的生命空间里,俯仰于天地大化之间,不正是读书的根
本意义之所在吗?
“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用”是指读书能满足人的实用功利诉求。
“用”。
“用”,在阅读时往往会执着一念,衡量得失。
“用”会让读书的观念变得狭隘。
“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体”指的是获得超越实用功利的人生体悟。
“体”的层面看,作者对“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认可的。
“体”,就可能逐步达到“从心所欲”的境界。
D.“好读书”就是从“体”的层面专心读书,只关注书本身的内容。
“体”与“用”的联系和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体”与“用”从不同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这一问题。
3/12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一模语文学科试卷
B,读书的“用”就是读书的“体”外化而生成的实用功能。
“体”与“用”的差别就是读书有用与无用的差别。
“体”与“用”的不同追求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回答9-11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
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
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
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来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相同的一项是()
A.①齐师伐我②伐竹取道
..
B.①战则请从②子墨子曰:

2018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一模语文学科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生教育
  • 文件大小348 KB
  • 时间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