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以读导思,以读促思,以读梳思.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以读导思 以读促思 以读梳思
——从数学阅读中探究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内容摘要】本文以《小数点的挪动》一课为例,探究数学阅读、数学考虑、高效课堂这三者之间的联络。通过以读导思——以读促思——以读梳思三个板块,阐述如动和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
②找一找:从上往下观察数据,小数点是怎样挪动的?原来的数是怎样变化的?
从下往上观察数据,小数点是怎样挪动的?原来的数又是怎样变化的?
③试一试:完成课本上的填空题。
④提一提: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
当学习的形式趋于成熟后,可要求学生课前预读,也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从整体入手,如:“看到《小数点的挪动》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相关的知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自己边看书边观察找到吗?”.要求学生把自己初读感悟、质疑出的问题再在课堂中汇报、交流,可能a学生想知道的问题,b学生就有答案,在这样一个思维火花四溅的课堂,师生定能把学习的提纲整理的更加完善,能包罗住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和见解。
2、研读课本寻找思路。
思路一:
根据提纲,学生开场阅读孙悟空打妖怪的情境图,从图中不难发现金箍棒的长度伴随数据的变化而变化,仔细分析发现图中的数据在小数点挪动位置后变大了,金箍棒的长度也相应变长了(如以以下图),这是学生的初步感知。自然疑问就产生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呢?
思路二:
发现——提出问题后,教者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课本提供的4道等式,启发学生找相邻的前两道等式来进展两两比较(如以以下图左),找一找等号左边数据之间发生了什么变化?看一看等号右边的数据又是怎样变化的?当妖怪打死后,金箍棒要变小、变短缩回孙悟空的耳洞里,再启发学生观察相邻的后两道等式(如以以下图右),数据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此环节是课的教学重头戏,启发学生按照等式旁提供的角度积极考虑、分析比较,初步探究出向左或向右挪动一位小数点,原数据的变化特点,以此类推出规律。

思路三:
课本内容的编排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问题提出后,课本逐步写出了考虑的内容和步骤,引导学生根据提示:从上往下观察和从下往上观察(如以以下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指引着学生一步一步的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后以填空题的形式由学生归纳出规律。
学生通过阅读、考虑、分析、交流、归纳的思维活动,亲生经历了知识的建构的过程,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更易吸收新知识,:“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到达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第二板块:以读促思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由于认知程度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往往不能准确到位的理解图片涉及到的新知识,当认知发生冲突时,鼓励学生读中质疑,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抓住课本中重点字、词、句,来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刚开场可能有些问题略显幼稚、有些明知故问,但这些问题是学生考虑后的思维断点,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正所谓: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得。
如在《小数点的挪动》的课堂上,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①规律中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是怎样得到的?
②缩小到原数的1/10、1/100、1/1000又是怎样得出

以读导思,以读促思,以读梳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hetyo
  • 文件大小870 KB
  • 时间2022-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