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3
上消化道出血
教学目标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
熟悉其病因
掌握临床表现
了解治疗措施
掌握其护理措施
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上消化道出血3
上消化道出血
教学目标
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
熟悉其病因
掌握临床表现
了解治疗措施
掌握其护理措施
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屈氏(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肝胆等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亦属此范围。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一次(数小时内)的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 的上消化道出血。
部位与范围
病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最常见的病因,占30~40%;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占25%;
急性胃粘膜损害:占5%;
胃癌;
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
胆道出血:%~%;
胰腺出血;
其它: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Mallory-Weiss syndrome)等
消化性溃疡
门脉高压
胃癌
出血程度的判断
一般每日出血量>5~10ml,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出血量在50ml~70ml以上可有柏油样排出;
胃内潴血在250~300ml可以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在400ml一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出血量超过1000ml,即出现周围循环衰歇表现,如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速,每分钟120次以上,收缩压下降至60~80mmHg以下,尿少、尿闭等失血性休克表现。
出血持续的判断
心率又复增快、血压下降
反复呕血或黑便增多、稀薄便
虽经补液、输血等,但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未见明显改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持续下降,网织细胞计数持续升高
补液量足够与尿量正常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表现
血常规、肝功能
胃镜
X线钡餐检查
选择性动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
B超、CT检查
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
体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
活动性出血时禁食
生命体征监测
积极补充血容量
查血型及配血
开放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止血措施
止血措施
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抑酸、止血药(凝血酶)、内镜治疗、手术治疗
门脉高压引起的:三腔二囊管、內镜治疗、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手术治疗、生长抑素
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粘膜病变:抑酸(奥美拉唑)止血药(止血敏、止血芳酸、VK1)、手术治疗
胃癌引起的:尽早手术
胆道出血:止血药、抗感染、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
心理护理
用药指导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护理
治疗护理
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的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及时补充血容量,给予心电监护,吸氧,抢救治疗开始滴速要快,但也要避免因过多、过快输液、输血引起肺水肿或诱发再出血,从而加重病情。
心理护理
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时,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尤其反复出血者因反复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感到前途暗淡,消极悲观,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医护人员从容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认真的答疑、果断的决策、沉着、冷静、熟练的操作,可给患者以安全感,解除患者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有益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和进一步治疗的配合。
加强基础护理
体位护理 出血期间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血引起窒息。给予吸氧。
饮食护理 严重呕血或明显出血时,必须禁食,24 h后如不继续出血,可给少量温热、流质、易消化的饮食;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粗糙、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禁烟、酒、浓茶和咖啡。
口腔护理 每次呕血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中的血腥味,以免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同时能增加患者舒适感。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清洁、干燥,呕血、便后及时清洁用物。
用药指导
严格遵医嘱用药,熟练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如滴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痛、心律失常和诱发心肌梗死等,遵医嘱补钾、输血及其他血液制品。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插管前检查有无漏气,插管过程中必须经常观察患者面色、意识。插管后要保持胃气囊压力为50~70 mm Hg(150~200ml),食管气囊压力为35~45
上消化道出血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