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讲稿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 (一)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 讲稿
画外音:柳宗元少年成名才华出众,可是就在他平步青云的时候,一场政治打击却向他猛烈袭来,面对这场异常猛烈的打击,柳宗元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说柳宗元这个人聪明能干,从小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就没有他不明白的道理,虽然年轻,但他成熟得早,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五岁通过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他的才华是如此的卓越,他是个精明强悍的人,特别擅长发议论,每当他发议论的时候,往往是广征博引,出入于经史子集当中,他非常博学,他口才特别好,当他要跟你辩论的时候,他总是滔滔不绝,意气风发,所向披靡,想跟他辩论的人,就没法辩赢,必得给你辩得张口结舌,才算完了,,这么小啊,才华超众,所以在长安的时候,王公大人都特别地欣赏他,交口称赞,都恨不能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说柳宗元是我的门生。就是这么火,就是这么招人喜欢.(精品文档请下载)
画外音:宗元的从政经历既简单又经典:,任集贤殿书院正字,即皇家图书馆校对管理员。二十八岁任首都长安下辖的蓝田县尉,即县公安局局长;三十岁任监察御史里行,,即文化部兼教育部的高级公务员,正六品。柳宗元用了仅仅十一年时间,便由一名普通的读书郎,成长为国家重要部委的高级公务员,这和在仕途之路上坎坷不断的韩愈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那么为什么柳宗元的仕途之路会如此平坦呢?
(精品文档请下载)
康震:大家可能就会问了,说凭什么呀?凭什么柳宗元年纪轻轻的,仕途就顺风顺水的,就一直能往上做呢,原因到底在什么地方?我告诉你,这有国内的大气候,也有个人的小气候。就是柳宗元所处的唐德宗时期是个什么时期啊?对藩镇割据的权利有点姑息苟且,宦官们手握禁军的军权,还有,这个唐德宗,老是对宰相不信任,所以他任命那些宰相都像倭瓜一样,特别软,在他跟前唯唯诺诺的,所以整个的朝政处于万马齐喑的状态,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当时像柳宗元这样的年轻的官员,都有着要改革朝政的这样一种愿望,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认识了他这辈子跟他的命运严密相关的两个人,太重要了。第一个人,是他的同科进士刘禹锡,就是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而且跟他在一生当中都是最亲密的朋友,他们俩在政治上、在文学上、在哲学上、在思想上,,就是通过刘禹锡,他认识的王叔文》王叔文?大家可能对这个人就非常陌生了。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下王叔文,王叔文是越州人,就是如今的绍兴人,他出身很卑微的,他下棋下得特别好,所以皇帝召他为棋待诏,就是说,我有功夫,叫你来陪我下盘棋,就这个活儿,这地位是很低的,就是杂耍一类的,是不是?可是这个人喜欢读书,当时的太子李诵,特别地欣赏他,经常叫他跟自己一起读书,这个王叔文很有政治头脑,他经常劝太子说,,你看这个人,将来您要是登了大宝之位,这个人可以做宰相。您看那个人,将来他可以做将军。有一次这个李诵,他不是太子吗,他召集手底下的门客,说咱们应该集思广益,给咱们如今当今的圣上,就是我的父皇,,非常踊跃,你一嘴我一言的,就提好多建议。只有王叔文,坐边上不吭声,耷拉个脑袋。这会议完了之后,李诵就非常地纳闷儿,就问他说,哎,你今儿是怎么着?有状况啊?你怎么不说话呀?王叔文说您傻呀?您做为太子,主要应该关心皇上的安康,和他的身体状况,您怎么可以在他跟前说长道短,说您的朝政这儿不成,那儿应该提点建议。您知道当今圣上,在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的疑心又那么重,您要是这么做,皇上到时以为您要收购天下人心,对你有什么好处啊,这不是自找费事吗?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李诵当时听了以后非常感谢,跟他说哎哟,多亏先生提醒啊,我这儿大梦方醒啊,说着说着眼泪都掉下来了。从此更喜欢王叔文了,这就成他的死党了。
(精品文档请下载)
当时刘禹锡做什么官呢?刘禹锡在太子的东宫里边做官,所以他跟王叔文就认识,他就又把柳宗元介绍给王叔文,就这么认识了。你想,在当时那种政治形势下,王叔文、柳宗元、刘禹锡等一批年轻的政治家和官员,早就渴望着要竖起革新和改革的大旗,早就对政局不满了。所以他们都聚集在王叔文周围,我们姑且把他们叫做
“革新集团”。(精品文档请下载)
画外音:公元805年正月,唐德宗病逝,太子李诵却突发中风,各方权利开场觊觎皇帝宝座。危急时刻,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果断出手,成功拥立李诵登基,这就是唐代第十位皇帝唐顺宗。唐顺宗即位后,王叔文先后担任翰林学士、度支等职,成为朝廷最主要的决策者,而柳宗元等人也分别被委以重用,他们大
百家讲坛-柳宗元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