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96].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生词。理解和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想,概述文章内容.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生词。理解和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想,概述文章内容.
3。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想,概述文章内容。
难点: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观看纪录片《再说长江》第二集《重上江源》。“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听着这熟悉的旋律,令人浮想联翩,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它位于东经91度07分,北纬33度29分。如今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
今天我们学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风光,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二、预习检测

马丽华,女,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一级作家、编审。她的作品曾屡次获奖。其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
2。知识链接
各拉丹东峰在唐古拉山脉中段,藏语意为“高高尖尖之山峰",海拔6621米,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长江发源于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各拉丹东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冰川活动频繁,切割破碎,因此地形条件恶劣。气候枯燥,海拔5000米以上常年低温。这个地区不仅水资源丰富,还蕴藏着大量的黄铜、黄铁、,集合成大面积的沼泽地带,形成星罗棋布的湖泊,这些湖泊和沼泽就是世界第三大川长江的生命之源。
3。生字词检测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明确:表达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
,给课文划分层次,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交代造访各拉丹冬的缘由,概写壮美风光和探险情况。
第二部分(2~13):叙写探寻各拉丹冬的过程和遭遇,展现了各拉丹冬的壮美风光.
第三部分(14、15):写静听长江源头的流水之声,畅想长江之水源源不断流向下游.
?找出第一天游览中表达这一顺序的词语。
明确:以“我”的游踪为线索,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山脚——草坝子上—-冰丛砾石堆—-沿冰河接近冰山-—蜷卧在冰山脚下,置身冰窟——第二天,进入冰塔林——返回砾石堆.
四、文本分析
1。(请同学们品读第5—6自然段)从文中找出描写各拉丹冬雪山景物的语句。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和角度来描绘的?从中感受到雪山怎样的特点?
明确:顺序:由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9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reqing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