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材第105一107页,练习二十六〕。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驾驭等以上三个等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分:
20+30=50……一般的等式
20+X=2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X=234 称之为方程
〔板书〕像20+x=101 3X=234 X—10=35 X÷12=5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①依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行。〕
②方程与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方程就必须是等式,但是等式不必须是方程,也就是说方程是等式的一局部,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
〔6〕练一练〔指名学生判定,并说明理由〕教材第106页“做一做”。
2.学习“解简易方程”。
〔i〕理解和驾驭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设问:①看教材第107页,什么叫做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板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例如:X=80是方程20+X=101的解;
X=78是方程3X=234的解。
〔板书〕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②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等于多少时能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而解方程是指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因此方程的解是解方程过程中的一局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分。
〔2〕教学例1:
解方程X一8=16
①老师指出:我们以前做过一些求未知数X的题目,事实上就是解方程,以前怎么解,此时此刻仍旧怎么解,只是在格式要求方面增加了新的内容。
②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推想过程:题中的未知数X相当于什么数?〔被减数〕怎么求被减数?〔减数十差〕
〔板书〕解方程X一8=16
解::依据被减数等于减数加差;
X=16十8〔与原来学过的求X的思路一样〕
X=24
检验:把X=24代人原方程
左边=24一8=16,右边=16
左边=右边
所以X=24是原方程的解。
总结有关的格式要求:
①做题时要先写上“解”字。
②各行的等号要对齐,并且不能连等。
数学方程的意义和解简易方程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