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条件的
: .
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条件的
优化,进一步提高实验装置的设计和实验条件优化的能力。
2. 完成对蔗糖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实验条件的优
化。
3. 增强绿色化学的实验意识,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实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白“黑面包”实验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绿色
环保意识
【实验原理】:
实验发生装置:浓h2SO4
C12H12O11====12C+11H2O
?
C+2H2SO4(浓)====C02f+2SO2f+H20
性质检验:
5SO2+2KMnO4+2H2O====2MnS04+K2SO4+2H2SO4;
C02+Ca(OH)2===CaCO3j+H2O
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应满足的条件:
1. 反应是固体和液体间的反应,且白糖的颗粒较粗,为了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应进行研磨。
2. 该反应需要提供一定的热量才能引发。
3. 生成物中含有SO2等有毒气体,应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二、教材实验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1. 教材中的不足之处:
① 教材中的实验是在敞开体系中进行的,没有考虑到蔗糖被浓硫酸脱水后再与浓硫酸反应会放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② 没有设置对反应生成物的检验,学生不容易察觉到反应的本质。
2. 改进思路:
① 实验在封闭体系中进行。
② 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③ 增加对反应生成物的检验装置。
3. 改进措施
① 将在敞口烧杯中进行的反应改为在带有单孔橡胶塞的锥形瓶中进行。既可以方便搅拌,又便于观察黑面包的高度。
② 在装置末端增加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尾气处理装置。
③ 对生成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分别进行检验。为了避免SO2对CO2的检验干扰,应先检验SO2,即先用品红溶液检验SO2,
并用KMnO4溶液除去SO2,同时为了检验SO2是否完全除去,在KMnO4后再加入品红溶液,若品红未褪色标明SO2已
经除尽,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对二氧化碳进行检验。
④ 对褪色后的品红溶液加热以验证SO2的存在时,应添加防倒吸装置。可在锥形瓶和左端品红溶液之间添加用T形管连接的
NaOH溶液,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关闭下方止水夹,打开右端止水夹从而进行产物的检验;当对品红溶液加热时,关闭右端止
水夹,打开下端止水夹,既可以防止溶液倒吸,又可以防止继续产生SO2的污染环境。
三、确定实验探究的因素及水平
影响因素: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间的反应,实验效果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蔗糖的粒度、蔗糖和浓硫酸的用
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