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美术馆的采光设计
伦敦国家美术馆 :
由玻璃构成一个三角形采光空间,水平布置的格栅有效地阻止阳光的直射,并使陈列空间的照度维持不变;
从三角形空间射出的光,平行撒向两侧的墙面,天顶的中心部件是不透光的,这样减弱了展厅中心的博物馆美术馆的采光设计
伦敦国家美术馆 :
由玻璃构成一个三角形采光空间,水平布置的格栅有效地阻止阳光的直射,并使陈列空间的照度维持不变;
从三角形空间射出的光,平行撒向两侧的墙面,天顶的中心部件是不透光的,这样减弱了展厅中心的照度,相对增强墙面展览区的亮度,并避免眩光的产生 。
伦敦克络勒美术馆 :
水彩画和强光敏性的绘画采用人工照明,油画等采用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
自然光经滤色片把其中的紫外线成分滤掉以后,再由凹面镜反射进入室内空间,反射的角度也经仔细计算过,以免引起眩光的产生 。
侧顶采光
侧顶采光主要应用于小型顶棚、塔顶之类的场合。它通过侧向把自然光采集到顶棚空间,再经色温、光谱和投射方向等各方面的处理,最后把所需场合明亮。
与天顶采光相比,侧顶采光在室内空间获得的照度更均匀,还可有效的防止天棚所引起的眩光。
法国梅埃特基金博物馆:
把自然光采集后,经反射进入室内空间,也有部分光直接进入室内,以作为侧顶采光这种方式的强调
东京国家博物馆: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采集自然光,顶棚空间做得很大,上限直达屋顶,下限为整个展览区域。
自然光通过稍倾斜的玻璃窗,进入顶棚空间,在那里经处理后再投向对面的墙面。如需要,还可提供人工照明,以维持恒定的照度
德克萨斯金贝尔博物馆:
自然光分成两部分:“银色之光”来自于侧顶的自然光;“绿色之光”来自于博物馆中庭的绿色植物。
丹麦北欧艺术博物馆:
来自侧顶的自然光经反射直接进入室内,反光板不仅发射入射光,还把入射光加以发散。
慕尼黑博物馆 :
通过侧顶把自然光成对角线地投向室内,同时使室内北向的场面不会有直射的阳光,另外可由白色金属包装的屋顶提供间接光。
柏林创造博物馆 :
通过北侧的侧顶,把自然光采集到穹隆,井漫反射到室内空间。
不来梅艺术大厅 :
通过两侧采光,在墙面的上部得到直接光。艺术品的照明由间接光提供,压低的中心天顶避免了眩光的发生,参观者只能位于间接照明区域,但可以看到直接照明的墙面。
侧窗采光
早在博物馆建造的初期,侧窗采光就应用于雕刻和绘画的小型展览。
艺术品挂在侧窗附近,参观者在欣赏时,容易引起眩光。
但是如果处理得适当,窗外的景色可与陈列的展品相辅相成,增添艺术的效果。
柏林国家美术馆 :
建于二次大战结束后,主要收藏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普鲁土文化的艺术品。
整个建筑属于现代主义作品,由玻璃和钢结陶组成,巨大的天顶由八根钢柱支撑,它遮挡了阳光的直射,以免过量太阳光的进入。
丹麦路易斯安那博物馆:
该馆充分考虑了室内外环境的统一,把建筑、环境、陈列展品融为一体,从侧窗采集的自然光经处理后投向展区的走道,使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统一起来。
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
以收藏法国印象派绘画而闻名世界,它的画廊照明由侧窗采光取得,展出的画悬挂在侧窗之间。
意大利佛洛伦萨尤费艺术馆 :
原是一个办公大楼,经改建后作为艺术馆;
它的外形为U字型,两边较长的走道采用单侧窗采光,而较短一边的走道采用光敏性不强的雕刻等作品
高侧窗采光
高侧窗采光的采光窗口位于观察者的水平视线以上,这样布置的窗户可提供更充足的光照。
虽然这种方式使参观者得不到室内外视觉的对比,但它可使整个室内空间作为展区。
德国帕德堡博物馆:
为避免相邻高大建筑物对它的影响,该博物馆每一层都设置了高侧窗,以得到充足的采光
纽约古根汉姆博物馆 :
在纽约众多的高大建筑中,以其独特的旋转行结构脱颖而出;
高侧窗首先采集自然光然后发散投射到对面的墙壁上;
为减少室内由于墙壁造成的阴影,墙壁和高侧窗都稍有倾斜,这样也避免了外界的高楼大厦对采光的影响
参考资料:
[美]亚瑟·罗森布拉特,著. 周文正,译. 博物馆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英]德里克·菲利普斯,,译.
王长庆,龙惟定等,译.绿色建筑技术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THANKS
谢谢聆听
博物馆美术馆的采光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