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关根:从“铁面部长”到中宣部部长.doc1 丁关根:从“铁面部长”到中宣部部长 1985- 1988 年任铁道部部长, 1992- 2002 年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198 8 年任铁道部部长期间因贵昆线颠覆事故引咎辞职丁关根 1985 年任铁道部部长。较为罕见的是,3 年后, 他成为改革开放以后, 首位因安全事故而引咎辞职的政府高官。在宣传部长任上, 他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 并开启互联网之门。在其 83 载的人生历程中, 丁关根经历的每一个节点,都浓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个片段。提出“大包干”,邓小平沉默半晌道:让铁路闯一闯丁关根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大学毕业之后, 丁关根就长期在铁路交通系统部门工作, 从技量员做起并相继担任多个部门的领导职务。 1985 年9 月,中共在不到 10 天的时间里连续召开十二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 两次全会“一退一进”, 打造了中共未来 10年- 20 年的领导班底。在四中全会上,叶剑英、邓颖超等一批老同志退出了中央委员会。而在随后召开的五中全会上,丁关根等 56 人被增补进入中央委员会。同是 1985 年, 56 岁的丁关根成为共和国第 8 任铁道部部长。丁关根高度重视铁路建设,在他担任铁道部部长、党组书记期间,全国铁路货运量增长 13% ,达到 亿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86 年, 丁关根提出铁路系统内部“大包干”的方针, 将原本收归于 2 铁道部的财务、劳资、人事等权力直接下放到各地路局, 试行铁路行业的经济责任大包干。据相关人士回忆, 改革方案提出后, 系统内部对于此项改革都比较支持。所谓“大包干”,就是铁道部希望通过改革来解决财政上对国家的过度依赖, 进而获得更多自主权, 激发创新和积极性。根据此项方案, 铁路不再将全部运营收入上缴中央, 而以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每年上缴 5% 的营业收入,其余全部收入归铁路系统。“大包干”效仿当年颇为流行的国企的改革方式, 同时也得到了上层领导的肯定。邓小平在听过丁关根的改革汇报后,沉默半晌道:“让铁路闯一闯。”而彼时的铁道部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铁老大”, 拥有职工的数量达 320 万人, 固定资产上千亿元, 外电评价此次改革为“中国最庞大的企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丁关根棋牌技术很高,曾是邓小平的牌友。据一位曾经常和万里、胡耀邦、丁关根等中央领导打桥牌的桥牌高手回忆: 在他的印象中, 万里和荣乐弟(原,他们 4 人一组, 谁也赢不了他们。但一物降一物, 他们这 4 人组偏偏就打不过邓小平和丁关根、王汉斌和王大明他们 4 人组。在牌桌上, 他们从不谈打牌不聊天, 只是叫牌和抽烟。邓小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时是这样, 1970 年代举国批邓时也是这样。“铁面部长”力推改革,遇铁路事故引咎辞职据当年参与改革的铁道部干部回忆, 1986 年后, 铁道部和各路局干部都被安排到北京交通大学进行统一培训, 成绩不合格者撤销职务待遇。“地 3 方部分干部对这个决定意见很大,非议不少,丁关根是顶着压力上的。”丁关根还承诺, 计划在“七五”期间要使客运量增长 45% , 货运量增长 71% , 修建新线、复线、电气化铁路近万公里, 铁路机车车辆方面的工业投资接近前 35 年国家在这方面投资的总
丁关根:从“铁面部长”到中宣部部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