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文本
I
目 录
第一■章总贝U 1
第二章 区域定位与发展目标 2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4
第一节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 4
第二节以大企业主导,建立清洁型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第八条发展目标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 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 会标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跨入全国先进省区行列。
城乡统筹发展,共同繁荣。整体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系统建设, 特
别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就 业机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健康发展,构建和谐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文本
3
社会。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与科技事业,加快科教兴琼步伐,国民素质普遍提高,社会各 项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近期效 益与长远效益的统一。以生态合理性为准则,鼓励有利于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 经济活动,建设舒适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把海南省建成一个具有良好的热带海岛生 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自然与人类和谐的生态文化、一流的生活环境的生态省、
“健康岛”。
2 •近期发展指标
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5亿元,人均GDP达至U 15000元以上;三次产 业结构的比例由现状的 : : : : ,全 省常住总人口在2010年控制在860—88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 2010年达到50% 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40万。
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10达到12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在 2010 年达到6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2010年达到70%规划期内全省森林覆盖率 达到并稳定在60%以上。
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全面完成九年 义务教育普及;城镇登记失业率 % “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 人数20万。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文本
4
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节建立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产业集群
第九条发挥海南热带与海洋资源丰富的优势,建立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包括:以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渔业为特色的第一产业, 以海洋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体 的第二产业,以海滨度假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形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 门类,把海南产业发展纳入到全国的产业体系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去。
第十条大力发展以热带高效农业和海洋渔业为特色的第一产业
发展以热带作物为特色的高效农业,走科技密集型的精致农业生产道路。以具有 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果菜、橡胶、花卉、咖啡、南药等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为龙头;引 进先进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市场的拓展,提高海南农 产品的品质和整体实力;推动海南粮食育种基地的发展,使之成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 地位的粮食科研基地;推进海南农业向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建立符合国际 标准的农产品质量体系、安全体系,提高海南面对东盟市场和内地市场的竞争能力。
发展海洋渔业,优化海洋渔业的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海南省海域广阔、海洋捕捞 历史悠久的特点,实施海洋捕捞由近海向远海转移, 水产养殖由海岸、港湾向近海转 移(海岸线2公里范围之外),水产加工由初级加工向规模化、专业化、综合化方向 转移的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海洋渔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把发展海
洋渔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渔需品生产、海产品加工、海产品交易,形成渔 港经济。
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 源,全面保护耕地、森林、草地、水源和种质资源;防治农业污染和过度农业开垦对 生态的破坏,在中部生态保护地区,要限制新的农业开垦,并逐步退耕还林;积极发 展无污染的生态食品,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依法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环境,加强伏季休渔管理和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 开展休渔期间 及每年的常规渔业资源监测,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强化海域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 设,促进渔港环境状况的改善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多样化, 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文本
6
第十一条积极发展以海洋资源开发型工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
建立具有全国地位的天然气、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发挥海洋大省的资源优势,依 托天然良港,按照
海南城乡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