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虎门硝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实力目标:
〔1〕
第三册虎门硝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英法美德俄日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实力目标:
〔1〕通过其次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教学,造就学生分析和比拟历史事务的实力。〔2〕通过对垄断组织的教学,造就学生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本质的实力。
〔3〕通过主要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教学,造就学生归纳、概括历史学问的实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使学生相识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对“垄断”的教学,让学生相识到生产关系势必要适应生产力要求。
〔3〕让学生相识到,进入帝衡性和冲突加剧。
〔4〕让学生相识到,殖民体系的形成标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教学方法
〔1〕学习其次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特点时,指导学生用列表比照的方法、阅读分析史料的方法分析问题。〔2〕学习垄断组织形成一目时,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现象。〔3〕学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指导学生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分析驾驭重要的历史现象。
重点难点
1.重点: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征。2.难点:其次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开展,在此根底上其次次工业革命兴起。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一、其次次工业革命
1.成就
师:1870年前后,其次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的巨大推动主要表此时此刻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独创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2.特点
师:〔小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是从纺织部门的纺纱环节起先,然后推动其它环节,层层绽开,不断深化,且各项独创呈逐步递进的关系。而其次次工业革命是在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电力、内燃机和交通工具、通讯、化工工业——几乎同时绽开的。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第 3 页
第三册虎门硝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