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华佗 教学 示例
机灵的华佗 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例如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驾驭“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相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这句话详细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示意了很难拉开。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方法。”这一想法正是华佗机灵之处。“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得想个方法”,句中“得”读“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需、须要的意思。读第四段就知道华佗想的什么方法,结果怎样。这句话写华佗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找窍门。他所想的方法说明他了解羊爱吃草,而青草很简单找到。小华佗的确是个机灵的孩子。
朗读指导
本课有几个长句,朗读时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顿的方法突出要点。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正好这时候/院子里/有两只羊在打架,蔡医生就叫华佗/把它们分开。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斗得/很凶。
第三段其次句华佗心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但语气要确定。
课时支配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教学设计例如〔一〕
12 机灵的华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驾驭“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相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醒课题,导入新课。
1.今日,我学习新课《机灵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闻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参照课后生字表,画诞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第
聪明的华佗 教学 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