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脚下(银行行长事迹)
路,就在脚下 曾有闻名文人这样描述: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确实,古冶支行早在四年前曾总分行遵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消化历史包袱的实惠政策,进一步加快了历史包袱的消化步伐。极强的政策敏锐性,促使他放眼于支行的长远开展,抓住历史性机遇,带着全行员工深化开展降低不良资产攻坚战,促使支行资产质量再上新台阶。他一方面踊跃与当地法院接洽协调,为打好攻坚战缔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另一方面踊跃争取省、市分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为打好攻坚战奠定了根底。有着“拼死三郎”干劲的他,外围攻关和内部业务一起抓。2003年8月的一天,信贷部门人员因核销组卷而加班加点,已过了晚上2点钟,张久存同志仍和大家一起劳碌着,核对数据、修改报告、整理卷宗,全身心投入。在同事们看到他疲倦的身影而劝他休息时,他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大家还都忙着,我又怎能休息呢?”。身教胜于言传,他的言行极大地鼓励了广阔员工,其特有的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全员,促使支行全体员工士气风发,严密团结,人人争先,在降低不良资产攻坚战的征途中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到2003年底,支行通过诉讼、盘活等手段,;实际核销贷款8户,本金总计1424万元;审批核销无本有息户4户,,使支行不良资产率〔按一逾两呆口径划分〕%%。2004年组织信贷人员谨慎刚好地做好可疑类贷款剥离及已核销贷款移交工作。全年完成可疑类贷款客户剥离1户,剥离本金2600万元,完成向信达公司移交往年已核销贷款客户8户,本金总计1424万元,。2005年一季度踊跃组织材料,向上级行申报冀东三友5000万元次级类贷款的转贷,到一季度末已完成转贷,并在一季度清分中,经省分行批准,将冀东三友的7000万元次级类贷款,向上迁徙为关注类,极大的优化了支行的信贷资产质量。全行的不良贷款额由2001年初的5191万元降至2005年一季度末的846万元,%%,降低不良资产攻坚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挡在古冶建行人面前的最大障碍去除了,一条清楚的开展之路呈现在古冶建行人的眼前,一盏溢满共产党人风采的“路灯”点亮在古冶建行人的心里…… 以人为本求开展,搭建前进途中稳健的“路基” 历史教训说明,择优用人、标准经营、防范风险是古冶行安康开展的必由之路,张久存深知要走好这条路必需搭建好的路基,才能走的更稳,行的更远,同时精于管理的他还更深地懂得好的路基要由稳的基石和硬的框架共同搭建,而这好的基石便是“人”,只有将人用好了、管好了,人心稳了、干劲足了,才能同心协力、众志成城。 上任之初,员工不稳的心情、松散的人心,并未拉开他与员工们的距离。他每天吃住在行里,只有每周末回家一次,他利用工作及业余时间,深化基层网点,与员工谈心、了解状况,针对不同员工的思想动态,做好深化细致的思想工作,并从强化人员管理着手,本着“以人为本促开展”、“能者上庸者下”的原那么,踊跃引入人事竞争机制,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四科一室负责人及储蓄所长公开竞聘,
路,就在脚下(银行行长事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