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坳隧道工程设计
摘要
肖家坳隧道由左右分离的两座隧道组成,经过前期地质勘察所取得的材料,对肖家 坳隧道进行了设计。总体设计中包括隧道位置选择、线路设计与横断面设计,紧接着经 过方案比选采用削竹式隧道洞门。衬砌结构设计这一块按照规范取措施 16
16
18
: 18
第六章通风照明设计 18
19
19
19
第七章照明 25
25
25
25
27
第八章 隧道路面设计 31
第九章隧道施工设计(专题部分) 33
34
34
35
35
37
40
40
40
42
42
42
42
隧道三管两路设置 43
43
第十章 现场监控量测 44
44
45
45
45
45
46
46
参考文献 4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A:衬砌验算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开题报告
附件2:翻译译文
附件3:翻译原文
第一章绪论
肖家坳隧道由左右分离的两座隧道组成,左线青岛端洞门桩号为K190+105,济南 端洞门桩号K191+800,隧道长度1695m,最大埋深约129m;
勘察区位于肖家坳县南麻镇与鲁村镇交界处的田庄河西至峪口村一带,距南麻镇约 5km。勘察场地地貌类型为低山地貌,隧道横穿山体,,左 线隧道进口地面高程约为338m,出口高程约为336m;右线隧道进口地面高程约为345m, 出口高程与左线出口高程相近。青岛端仰坡自然坡度约15-20° ,济南端仰坡坡度约30° 左右。YK191+100-130段为一近南北向冲沟,沿主线右线地面高程355m左右,洞顶以 上顶板厚度小于5m,沟宽20~30m。
隧道山体表面残坡积碎石土层厚度较小,植被一般不发育。隧址南为山地,北侧为 田庄水库,东西两端均为丘陵,交通条件不便。
根据勘探及野外调查成果,勘察区主要为寒武系上统灰岩、碎屑灰岩及页岩夹薄层 灰岩。
种植土:黄褐色,松软,成分主要为残坡积亚粘砂土,。碎石:黄褐 色,为山坡表土,松散,含粘性土。厚0~3m,地表分布。寒武系上统(C3)
碎屑灰岩:灰黄色,中厚层状;碎屑呈竹叶状,成分为灰岩,胶结物为泥质灰 岩;弱风化,岩石较坚硬,岩体完整~较完整、呈中厚层结构;分布在K191+416~+700> YK191+380-+722 段位置。
页岩夹灰岩:薄层状,夹厚度一般小于10cm的灰岩薄层,多呈透镜状。表层强风化 层厚度约2~10m,黄色,岩体破碎,在右线青岛端可能遇见该层。弱风化岩呈黄绿色, 岩性较软弱,岩体较完整~较破碎,厚约30m,在YK190+200-+302段分布。微风化岩呈 青灰色、灰黑色,岩体完整、呈中薄层状结构,岩石较软弱。K190+562-K191+205.
YK190+200-YK191+075段以页岩为主,灰岩所占比例约10%左右,K191+205~+416、 YK191+075-+380段为页岩、灰岩互层,灰岩呈中~薄层状,页岩薄层状,除 YK190+200-+302段外均为微风化层。
(4)灰岩:灰色夹黄、红色斑块,中~厚层状,隐~细晶结构,缝合线构造较发育; 夹薄层状泥质灰岩、泥灰岩;裂隙发育,充填黄、红色泥质岩及砂质岩,呈不规则斑块 状;弱风化,岩石坚硬,岩体完整~较完整,呈现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分布 在 K190+105~+562、YK191 + 145~+200、K191+700~+800、YK191+722-+835 段。
隧道北侧500-1000m为田庄水库,勘察期间地表水最高水位约310m;除此以外隧 址附近未见大的地表水体。田庄水库最高水位较隧道设计高程低,高差25m以上。
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灰岩中发育
毕业设计论文-肖家坳隧道工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