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专业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专业课件
运用中西医知识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
针灸治疗学
以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为特色,对于各种不同的症候进行分析归纳
明确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及标本缓急。
以经络腧穴学和刺灸学知识确定针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专业课件
运用中西医知识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
针灸治疗学
以中医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为特色,对于各种不同的症候进行分析归纳
明确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及标本缓急。
以经络腧穴学和刺灸学知识确定针灸处方(穴位和针灸方法),或补、或泻、或平补平泻、或补泻兼施),
通经络,行气血,调脏腑,和阴阳




2
文献资料显示,针灸疗法有效的病种461种,针灸为什么能治疗这么多病症呢?
3
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
4
针灸的治疗作用广泛。
用“通”、“调”两字来概括。
“通”—— 疏通经络
“调”—— 调和气血、调和阴阳。 (扶正祛邪)
疏通经络
扶正祛邪
调和阴阳
针灸治疗作用
5
一、疏通经络
6
“不通则痛”:
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证。
7
邪气
皮部
经络闭阻不通→
气血运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
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的肿胀、疼痛,或麻木、痿软、拘挛或者脏腑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经络
8
针灸直接作用于经络与腧穴,通过腧穴和针灸方法实现疏通经络的作用。
针灸刺激腧穴
经络的传导作用
相应的肢体或脏腑、组织器官
疏通经络、治疗疾病
最主要、最直接
9
《灵枢·刺节真邪》篇说:“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解结:
疏通经脉,使脉道通畅,气血畅行。
10
狭义的“横络”就是指肢体经筋走行上出现的局部条索、聚筋等病变;
关节内“横络”多为关节内增生肥厚的关节囊、关节内组织
粘连索带、关节内血肿机化组织、剥脱的软骨等,是痹证过
程中的病理产物,也是诱发痹痛的重要病因;
广义的“横络”
关节外“横络”多为发生在肌腱末端及其附属组织的异常解
剖或功能改变,如肌肉、腱鞘、滑囊、韧带痛性结节或条索
状包块,以及经筋走行上存在寒温异常或感觉迟钝的部位。
横络
除外痹证的肿痛部位,循经筋走行常可扪及条索状、点片状或结节状“横络”,在肿痛部位周围、上下常可发现肢体寒、温不均或感觉迟钝的表现。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膝痛患者大多在胫骨粗隆内下方近阴陵泉存在“横络”结点,强直性脊柱炎和未分化脊柱关节病患者大多在腰二、三棘突旁存在皮温增高现象,对这些部位进行疏通、松解后,原发肿痛即可明显减轻。
“解结”即是解除“横络”等节点对经脉、关节的痹阻和卡压,是“经筋理论”治疗痹证的重要治则。《内经》提出的“解结”法疏通、清除“横络”是临床治疗痹证又一有效途径,是对改善痹证临床症状大有裨益。
11
《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千金方》:“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针刺
止痛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祛风除湿
气血亏虚
经脉失养
肢体麻木不仁、酸软无力、
瘫痪失用
灸疗
益气养血、温经通络而补虚
12
《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感受风寒湿邪
酸楚冷痛
痉挛抽搐
祛风除湿
跌扑扭伤
肢体局部红肿热痛
活血化瘀
13
疏通经络就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是针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14
二、扶正祛邪
15
二、扶正祛邪
《内经》: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正气
邪气
16
针刺补法和艾灸
扶正
慢性久病或虚寒证
针刺泻法和刺血
祛邪
新病、急证和实热证
17
操作方法
补泻手法
祛邪:面瘫初期(放血)
扶正:面瘫后期(艾灸)
祛邪:面瘫初期(泻合谷、太冲)
扶正:面瘫后期(补足三里、三阴交)
18
补法:气海、关元、命门、肾俞、足三里
泻法:委中、水沟、十宣、合谷
腧穴作用
19
扶正祛邪:
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
《灵枢·九针十二原》:“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
《灵枢·刺结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
《灵枢·终始》:“凡刺

针灸治疗作用针灸专业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1.06 MB
  • 时间2022-04-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