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蕨类植物观察及解剖
2022/4/23
蕨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也是孢子体世代占优势的植物类群,又是最低等的维管束植物。有维管组织;有根、茎、叶的分化;配子体多为绿色叶状体(莎草蕨为丝状),能独立生活;有明显实验九蕨类植物观察及解剖
2022/4/23
蕨类植物是一群进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也是孢子体世代占优势的植物类群,又是最低等的维管束植物。有维管组织;有根、茎、叶的分化;配子体多为绿色叶状体(莎草蕨为丝状),能独立生活;有明显的配子体世代和孢子体世代,有性生殖器官为精子器和颈卵器。
地球上现存的蕨类有12000余种,我国约有2600种,云南约有1500种。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镊子和培养皿。
试剂:蒸馏水、I2-KI溶液。
实验材料
新鲜材料:木贼、云南莲座蕨、密毛蕨、普通凤尾蕨、、铁线蕨、齿牙毛蕨、粗齿鳞毛蕨、贯众、肾蕨、满江红、云贵水韭等。
腊叶标本:松叶蕨科、石松科、卷柏科、水韭科、木贼科、瓶尔小草科、莲座蕨科、紫萁科、桫椤科、铁线蕨科、书带蕨科、肿足蕨科、鳞毛蕨科等。
永久切片:蕨孢子囊、配子体等。
实验目的
通过各亚门的代表植物观察,掌握其主要形态特征,了解现存蕨类植物的主要类群。
学习掌握观察和鉴别蕨类植物的基本方法。
实验内容
学习编制检索表。
对肾蕨孢子囊群盖与孢子囊群等进行解剖观察;对蕨、石松等孢子囊与孢子形态进行显微观察。
对各种蕨类新鲜材料进行解剖识别,对腊叶标本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各种材料的分类特征编制检索表以区别10个科的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的观察方法
:
、茎、叶各部分;
:是否有异型叶(是否有孢子叶或营养
叶的分化);大型叶还是小型叶?单叶、羽状分裂或羽状复叶
(几回?)
,观察孢子囊着生形态:孢子囊穗、孢子囊群等。
2、孢子囊群与孢子囊观察:
?真囊群盖和假囊群
盖?孢子囊群上孢子囊大着生情况与外部形态?着生于孢子叶
的位置与叶脉的关系?
:孢子囊及囊托。用显微镜区分比较环带细胞、
唇细胞及其他壁细胞的区别?并看孢子囊如何开裂
?孢子如何释放及其形态大小。
新鲜材料名单
卷柏科 Selagenellaceae:垫状卷柏(九死还魂草)Selaginella pulvinata
木贼科 Equisetaceae :笔管草(木贼) Hippochaete debilis
水韭科:云贵水韭Isoetes yunguiensis
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 :云南莲座蕨 Angiopteris yunnanensis
蕨科Pteridiaceae :密毛蕨(蕨菜)Pteridium revolutum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凤尾蕨 Pteris nervosa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
铁线蕨科Adiantaceae :美叶铁线蕨(稀叶铁线蕨) Adiantum raddianum
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齿牙毛蕨Cyclosorus dentatu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粗齿鳞毛蕨 Dryopteris juxtaposita 、贯众 Cyrtomium fortunei
肾蕨科Nephrolepidaceae :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满江红科Azollaceae :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
腊叶标本名单
松叶蕨科 Psilotaceae
石松科 Lycopodiaceae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
水韭科 Isoetaceae
木贼科 Equsetaceae
瓶尔小草科 Ophioglossaceae
莲座蕨科 Angiopteridaceae
紫萁科 Osmumdaceae
桫椤科 Cyatheaceae
铁线蕨科 Adiantaceae
书带蕨科 Vittariaceae
肿足蕨科 Hypodematiaceae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水韭(Isoëtes )
观察腊叶标本,可见其线状叶簇生于短直立茎上,有较多的须根,孢子果生于叶腋。
水韭
松叶蕨
注意孢子体外形,多次两分叉的茎枝;叶鳞片状,无叶脉。
3个孢子囊连成聚囊(生于短枝顶端)。
木贼
真蕨亚门
幼叶拳卷
实验九蕨类植物观察及解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