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反腐败依赖亲情寄语纯属下下策.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反腐败依赖亲情寄语纯属下下策家庭因素并不天然能够遏制官员的腐败,相反,由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惯例的流行,很多时候家庭对官员个人的支持是一种“投资”,官员必须要给予必要的回报才能维系家庭势力扩张的需求。反腐到底靠什么,靠道德还是法律,抑或其他力量,这一直是纠缠中国社会的一个世纪难题。最近,据新华网报道,郑州市纪委推出了一种新的反腐形式,即“廉政亲情寄语”。按照官方的说法,这种形式通过把家庭作为廉政教育的新阵地,把亲情作为维护廉洁的新力量,让党员干部随时随地“照镜子、正衣冠”,推动了全市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上台阶。郑州市纪委的做法说来很有意思,其推动者认为亲人寄语不同于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口号,更能“入脑”、“入心”,相对于严苛死板的反腐倡廉口号,亲人的寄语“强调暖色调,体现家感觉”, 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信念、规范行为,筑牢反腐倡廉防线。据悉, “廉政亲情寄语”活动实际上已经开展 2年多,目前已在郑州得到大面积推广,覆盖了全市 80% 以上的单位。要批评这一做法的弊端并非难事,因为仰仗亲情反腐,更多的还是滑向了道德律令的方向,而非突破法律制度的屏障。当地纪委官员的思路来看,他们希望亲人的寄语能够在官员心中塑造新的道德律令,从而扼杀那些贪腐的念头。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砝码就在于强调个体与家庭利益的关联性。鉴于家庭价值在中国社会道德谱系中的突出地位,而稳定又作为体现家庭的重要表征, 所以,将家庭稳定与官员个体的执政操守相绑定,来实现消除腐败的目的。不过,将家庭与个人相连结并非郑州市纪委反腐中方有的首创。事实上,中国社会的传统在强调个人时,一直是将个人置于家族体系来看待的。近代以来,国家地位的上升导致了个体更从属于国家(集体),但人们的家庭观念并没有被彻底冲散。 197 8 年之后,市场化的中国也让个人有了更多自由空间,人们从“单位”走出来,也在“家庭”内部获得更大的私人空间。不过,不管如何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关系在中国社会一直都是非常紧密的, 这一点并无大的争议。正是基于

反腐败依赖亲情寄语纯属下下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2-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