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管理艺术
(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
一、作者简介
《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院和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
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合著。
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Tanner Pascale), 是牛津大学的协同院士,也是圣塔菲研究中
心(Santa Fe Institute)的访问学者。曾任教斯坦福大学商学研究所达二十年之久,全球首
屈一指的企业顾问、畅销书作者,也是备受敬重的学者。帕斯卡尔博士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日
本的管理艺术》的合著人,也是《刀口上的管理》(Managing on the Edge)一书的作者。
帕斯卡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所发表的文章《禅与管理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anagement)荣获麦肯锡奖。他曾与数十位财富杂志五百大公司的执行官及最高经营团队
成员密切合作,共同推动组织转型。
安东尼·阿索思(Anthony G·Athos)曾任哈佛商学院企业管理教授,一九八二年辞职后,
全時間投入辅导高层经理人。阿索思以教学出色著称,与帕斯卡尔(Richard Pascale)合著
《日本的管理艺术》(The Art of Japanese Management)。
二、书背景介绍
企业文化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总结日本管理经验之后提出来
的。。他于1981 年出版了自己对日
本企业的研究成果《z 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在这本书里,他提出:日本企
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一观点引起了管理学界的广泛重视,吸引了更
多的人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美国又连续出版了三本企业文化的专著
——《日本的管理艺术》、《企业文化》和《追求卓越》,
谓的“企业文化新潮四重奏”。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企业面临着日本企业的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对此帕斯卡尔和阿索斯
两位教授花了几年的时间,调查了三十四个美国和日本公司,分析比较了它们成功的经验和
失败的原因。他们提出:在具体的管理方式方法方面,美日之间的差别在于:美国人更重视
管理中的“硬”因素和“硬”技术,而日本人则比较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和“软”技术。
并从中总结出管理中的七个要素——崇高目标、战略、结构、制度、才能、风格和人员,论
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这七个要素的英文写法中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称
为“7S”要素。相比之下,在美国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视前三个“硬 S”即战略、结构、制度,
日本的企业管理中则比较重视后四个“软 S”,即人员、作风、技能和最高目标。为此,日
本的管理能在企业中造成比较好的文化氛围,能应付现代社会中多变的挑战,而美国的管理
则相对不够适应。本书用很多生动的例子和对比方法说明管理艺术的重要性。《日本的管理
艺术》出版于 1981 年。1987 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张宏译。
三、内容提要
绪论
本书绪论由麦金斯公司管理主任 D·罗纳德·丹尼尔撰写。美国国际竞争能力日益下降
所暴露出的管理上的弱点,与其说是过分依赖分析和分析技术,不如说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没
有能够适用一种更为广阔、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经营思想,这种经营思想可使组织能卓有成效
地工作,并且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本书作者提出了“7-S”模式的这样一种思想。这种模
式代表着对企业成功之道所持有的一种简明而颇有影响的见解。阿索斯和帕斯卡尔的阐述扩
大了我们的视野,展示了把思想和行为融为一体的价值,强调管理工作的总体和均衡观点的
重要性。实际上,引导我们回答管理的基本原则上来。他们为管理专家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为他们学术界的同事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
第一章日本是一面镜子
日本经济的巨大能量和美国工业地位的下降,已经给所有西方企业以警种,日本已经一
个接一个地控制了世界工业技术领域。在本书中,我们将论证日本人能够取得优势的主要原
因是他们的管理技能。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正不断地在三条战线上受到挑战。首先我们
地管理实践地前沿受到挑战,即使对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做法加大“剂量”,但是却事倍功
半。还需要有某种因素才能使我们的组织有效地运转起来。第二,我们受到社会上正在变化
的价值观的挑战,这种价值观引导人们对组织产生不同的期望,从工作本身中寻求不同的意
义。第三。竞争使我们筋疲力尽。
本书的主要目的可简述如下:
首先,不论什么社会或文化,人类所发现的推动组织机构运转的手段为数有限。其中,
部分手段用得过
传统民居艺术_部分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