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的生理特点
循环系统:胎盘循环
母体→胎盘→脐静脉→胎儿心脏→全身
胎盘←脐动脉←
呼吸系统:胎盘气体交换
消化系统
孕16周胃肠功能建立
肝功能不健全;红细胞寿命为成人2/3
泌尿系统
孕11~14周有019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璇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保证摄入加碘食盐,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
戒烟、禁酒
孕早期妇女膳食指南-2019
膳食清淡、适口
少食多餐
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璇
戒烟、禁酒
孕中、末期妇女膳食指南-2019
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
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
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适量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禁烟戒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孕妇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咖啡因
咖啡因可增加心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利尿剂
咖啡因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在胎儿血中存在时间比母体更长
每天饮用咖啡不能超过3杯或可乐不超过60ml
人工合成甜味剂
在妊娠期间应该慎用如:糖精钠、山梨糖醇、甜菊糖甙等
孕妇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酒精
孕期饮酒可导致出生缺陷、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
酒精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体内缺乏酒精代谢酶
建议妊娠期应避免饮酒
中草药
约有1/3的中草药被认为对于妊娠期妇女是不安全的
新近的研究曾发现人参皂甙可能具有致畸作用
孕期食品安全
妊娠期妇女对于食源性感染更加敏感
妊娠期妇女应避免食用未经加工的鱼类、牡蛎、软干酪、生肉或未完全加热的肉类、未经过消毒的鲜牛奶等
孕妇应该避免食用鲨鱼、旗鱼、鲭鱼等鱼类
适量运动对于妊娠期妇女是有益无害的,但应该注意避免运动中脱水和过热
出生缺陷 birth defects
——婴儿在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便发生的发育异常
轻微/严重
出生时可发现/长大后发现
肉眼可见/特殊技术诊断
单发性缺陷/综合征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
中国每年2000万新生儿中出生缺陷患儿有100万(5%)
中国现有出生缺陷患者5000 ~6000万
出生缺陷的现状
我国每年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畸形,我国每年约有80万~120万缺陷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口的4%~6%
我国每年因神经管畸形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先天愚型的治疗费超过20亿元,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费高达120亿元
出生缺陷儿的死亡居围生儿死亡的首位原因
《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19~2019年)》
致畸因子作用于胚胎发育各期
胚期(~8周)
1~2周(最大毒性期)
少数细胞受损→补偿
全部或大部分细胞受损→胚胎死亡
3~8周(致畸敏感期)
胎儿期(孕3月~出生)
致畸敏感性下降
脑组织和泌尿生殖系统仍可致畸
出生缺陷相关的因素
国家、地区
性别
季节
孕妇个体因素
孕妇年龄≥30岁
产次、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过期妊娠、多胎等
出生缺陷的原因
遗传因素 25%
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涉及的基因有主效基因或微效基因
环境因素 10%
物理、化学、生物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及原因不明占65%
环境因素的致畸作用
物理因素
噪声、X 射线超声波、微波、无线电波、电视、雷达探测、手机、电脑等电磁幅射
化学因素
铝、铅、汞、烟草、酒精、石油化工企业常见毒物(丙稀腈、二甲基酰胺、丁二烯、混苯、汽油) 、微量元素(Cu、Zn、Fe、Mn、Ni)、膳食营养因素(叶酸、维生素B12缺乏、碘缺乏)、药物(抗生素、激素类、镇静药、解热镇痛药) 、农药等
生物因素
先天性人类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病毒
能量与蛋白质
低体重儿
孕末期蛋白质营养不良影响胎儿脑发育
必需氨基酸摄入须保持平衡
能量
孕中后期(4个月~):2100+200 kcal/d
蛋白质
孕早 65+5;中 +15;晚+20 g/d
保证优质蛋白供给
常量元素
母体严重缺钙胎儿骨骼、牙齿不能正常发育和钙化
动物实验表明缺镁可致多种畸形
低钠饲料饲养动物脑组织发育受损
低钾可使肾发育异常
必需微量元素
缺锌可致多种畸形,以神经系统为主
孕妇铁缺乏婴儿易患贫血
动物妊娠期缺铜可引起仔代骨化受损及心血管病变
孕鼠锰缺乏可引起仔鼠骨骼异常、共济失调及脑功能异常;孕妇锰缺乏与儿童癫痫有关
脂溶性维生素
孕期维生素A缺乏或过多均可导致后代出生缺陷
孕期缺乏
孕妇营养讲座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