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涌动外资潮
瑞明 在专利权到期的前夜,外资药商加大T争夺中国市场的力度,并把触手伸向渠道的最前端。
据统计,到2012年全球将有139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这将是中国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首仿”制药业,涌动外资潮
瑞明 在专利权到期的前夜,外资药商加大T争夺中国市场的力度,并把触手伸向渠道的最前端。
据统计,到2012年全球将有1390亿美元的药品失去专利保护,这将是中国制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进行“首仿”和做好品牌仿制的良好机会。但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很可能错失良机。
医药巨头布局中国
21金维他作为国内首创的第一个多维元素产品,自1984年上市至今,被业界公认为是唯一可以与善存、金施尔康等外资、合资复合维生素产品抗衡的民族品牌最后一块阵地。但是,这最后一块阵地也已失守。
2010年11月3日,21金维他的生产企业杭州民生药业与法国医药巨头赛诺菲一安万特组建合资公司的协议正式获得商务部批准。根据协议,21金维他将被纳入合资公司,而合资公司由赛诺菲控股。至此,21金维他成为又一个消逝的民族品牌,复合维生素市场全盘“沦陷”。
事实上,21金维他并购事件只是近年来外资医药巨头抢攻中国OTC(也就是非处方药)市场中的冰山一角。赛诺菲于10月底宣布收购中国OTC生产、分销企业美华太阳石集团。2008年德国拜,“白加黑”感冒片等三个OTC品种的交易。而瑞士诺华制药也表示,要在未来5年内,将诺华的OTC在华市场规模从2亿元提升到10亿元。
早在前几年,制药巨头就嚷嚷着要在中国加大投资力度,但更多是浅尝辄止。数据表明,在中国高度零散的制药市场,%,全球15家最大药企的总体销售额中,%来自于中国。
直到最近,它们才仿佛动真格的了。法国消费品保健品医药厂商赛诺菲觉得自己在中国每月20%的员工增长速,度还不够快,。后者生产的儿童咳嗽/感冒品牌好娃娃以及女性健康品牌康妇特在国内非常畅销。
来自瑞士的奈科明首次奔赴中国市场,。而美国查士睿华对药明康德16亿美元的收购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以全球第四大医药研发外包公司的身份去豪吞亚洲同行中的头号明星,着实是“胆大妄为”。
收购不仅帮助它们快速获得品牌药品以及现成的销售渠道,也能绕过审批程序。赛诺菲毫不掩饰收购美华太阳石的目的,“美华在中国三四线城市拥有销售网络,有助于我们通过零售网点、县级医院和社区诊疗中心等各个方面开展业务。”奈科明通过收购广东天普既拥有了快速介入的商业通道,也减少了将自己的拳头产品带入中国市场时的审批程序。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怀揣雄厚资金却处于创新低潮的制药巨头们来说,中国不乏新药良方,无论是天普还是药明康德都具有一个备受欢迎的特点一生物研发优势和垄断性专利。
以仿制药起家的广东天普至少拥有17项专利授权,其中包括1项美国专利授权,它还在人尿蛋白质生物方面高度垄断。众所周知,制药公司的生产线已相当安静,它们觉察到绝大
制药业,涌动外资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