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围城》的修辞艺术
引 言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①而写成的,小说没有明确的故事线索,,《围城》不以情节吸人眼球,它的宏大成功是在于“把语言运用古怪,实际上非常有趣,将王美玉的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类比喻用比较抽象的观念来比喻详细的事物,和我们平常用详细事物喻抽象事物刚好相反,打破了比喻的常态和惯性,让人一下子就获得一种别致新颖的体验.
《围城》的比喻融聚智慧、饱含哲理,,知识渊博,他把科学、文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巧妙的融入比喻中,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色彩。例如:“方鸿渐自信对她的友谊到此为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的间隔 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方鸿渐对苏小姐没感觉,二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家人。作者运用数学上平面几何的原理来比喻方鸿渐和苏文纨的友谊,准确生动。对主动的苏文纨和被动的方鸿渐的接吻,钱先生不用我们说的蜻蜓点水那般,他说:“这吻的份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象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的亲近。
”这轻轻一吻,作者用了一个民俗方面和两个宗教方面的知识,说明范围很小,力量很轻,迫于无奈,不得不吻,表达“近而远之”的亲近,传达了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微妙心态,非常形象。赵辛楣在和方鸿渐议论高松年当了校长后的变化时比喻道:“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它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家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本来就有,并非地位高了的新标识”。“做官,让人联想到腐败,其实腐败的真正原因是他的心里本身就长着一棵腐败的幼苗,只不过做官了,肥料施得好了,苗的长势不可抑止了!饱含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围城》的文笔幽默幽默,作者制造幽默的手段极为丰富,比喻是其中一种。现代幽默大家老舍说:“幽默文字,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运用智慧、聪明和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钱先生是睿智的学者,他从来就不乏幽默,以致于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也被他幽默了一把:“孩子缺乏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挖苦画里中国人的脸。”方鸿渐他们在汪处厚家聊到女佣人时,汪太太说:“最近一次上来的鸡汤淡得像白开水,我跟汪先生说:‘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像只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汪太太调侃女佣人做出的鸡汤很有幽默感。她不直接说鸡被女佣人偷吃了,只说上来的鸡汤
“淡得像白开水",“像只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这个比喻很有兴趣,诙谐轻松的笔调使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我在华阳大学的时候,他们有这么一比,讲师比通房丫头,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这里取喻中国封建时期一夫多妻制的传统文化,把教授、副教授、讲师嘲讽地比喻为夫人、如夫人、丫头,形象贴切,生动俏皮。逼真地展示了教育事业不受重视,,但回味之余却杂有一丝苦涩。
作者把内心深处的深化感受、人生体验和对时世的态度不露痕迹地用比喻外化成文学语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钟书式的比喻"。书中的各种比喻荣耀夺目,是艺术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愉悦,完成了对传统比喻的整体提升和超越,成为比喻修辞史上的一座丰碑。
二、漫画式的夸大
《围城》被很多人誉为现代的《儒林外史》,是因为钱钟书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挖苦了时下中国社会某部分知识分子。“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⑥小说精心描写了他们的人性中懦弱、自私、。钱先生常用漫画式的笔法勾勒众生,以尖刃般的笔法描摹出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动漫形象,让人未见行踪,却早已看出他们的性格及作者所持的情感态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刻画沈太太:“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连用几个想象奇特的比喻来铺陈渲染,令人忍俊不禁而又厌恶至极。又如描写汪处厚:“别人胡子常是两撇,汪处厚的胡子只是一画……他只想有规模较小的红菱尖角胡子,不料没有枪杆的人,胡子都生不像样,又稀又软,挂在口角两旁。既不能翘然而起,也不够飘然而袅。他两道浓黑的眉毛,偏偏根根可以跟寿星的眉毛竞赛,仿佛他最初刮脸时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脑儿全剃下来了,慌忙按上去,胡子跟眉毛换了位置,唇上的是眉毛,根本不会长,额上的是
浅析《围城》的讽刺艺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