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长治学院学报
2010 6 Jun. ,2010
第卷第期
27 3 Journal of Changzhi University ,
孔子和孟子仁德思想比较研究
“”
闫建华
(长治学院政法系,山西长治)
046011
摘要:孔孟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仁德思想又在孔孟的伦理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孔子仁德思想和孟子
“”。“”
仁德思想的分别阐述和对两者学说中仁德思想的比较分析,可以使人们对孔子和孟子博大精深的儒家伦理思想中核心
“”“”
的仁德思想有个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比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B22 A 1673- 2014 2010 03- 0021- 03
仁作为一个具有一定道德意味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论语里仁曰:择不处仁,焉得知?仁又包括勇和智可见
“”《· 》“”。
已经出现它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 孔子的仁几乎包括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仁是一切道
。“”“”
在当时已经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要求在与他人相德品质的总汇,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
。
处时,以一种亲善友好不算计不欺诈不争斗非功利的态孔子之仁的第三个含义是仁是礼的内化,应纳礼于
、、、、“”
度待人孔子和孟子在此基础上,继承并扩展了仁的伦理仁,把礼作为实现仁的途径论语颜渊曰:克己复礼为
。“”“”。《· 》“
道德意义仁,即要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于礼的规定,也就是做
。”
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人能克己
一孔子的仁德思想和孟子的仁德思想“”
、“”“”复礼,就可以成为有仁德的人了这就是说,爱人不能违背礼
。
(一)孔子的仁德思想的规范,要按礼的规定去爱人这样才能实现仁论语卫
“”。“”。《·
在论语中,仁字有一百多处,可见仁在孔子思想灵公曰: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
《》“”“”》“
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把仁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也有仁德的人,要受礼的限制约束,其行为才是善的所
。“”、。”、。“
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谓按礼的规定去爱人,就是按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
。、、
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人,按等级关系去爱人
“”。”“”。
孔子的仁首先指爱人论语颜渊有载:樊迟问(二)孟子的仁德思想
“”。《· 》““”
仁,子曰:爱人爱人不是具体的规定,而是一种一般的精首先,孟子特别强调亲亲之情对于仁的重要性在孟
”“”。“”。
神,它是仁的基础但是孔子的爱人,其对象不仅限于双亲, 子看来,仁首先指敬爱亲人,与人亲密孟子离娄上曰:
。“”。《· 》
仁之实,事亲是也事孰为大,事亲为大他甚至直接以亲
也不局限于宗法关系中的人,而且涉及到了社会上一般的“。。”“
人如论语学而曰:泛爱众而亲仁亲定义为仁孟子尽心上曰:亲亲,仁也如果仁
。《· 》“”。”“”。《· 》“。”“”
孔子之仁的第二个含义是仁为全德之名,是包罗众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话,其第一要义便是亲亲亲亲,
“”“”。“”
孔子和孟子_仁_德思想比较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