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云南大学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云南大学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环境生物学定义: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科学主要强调的是人类生存和开展所依靠的环境,而且核心是探讨在人类干扰部性的。地球外表各环境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构成地球环境系统 :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在急性毒性试验中不引起试验生物死亡最大剂量 最大无效应浓度:在毒性试验中某物质对受试生物无不利影响的最大浓度。 最小致死浓度: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引起个别生物死亡的剂量。 最高允许浓度:环境中有害物质允许的最高剂量标准。 :










如何对待生物与受损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分析
:在自然条件下,任何一个因子的人为变更都可能引起其他环境因子的改变,而在任何一个受损环境中,多个甚至是全部环境因子程度不同都发生了改变。
:在受损环境中,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成为主导因子。
:一起先不被人们发觉或中式,通过初步积累,最终产生不行逆转的后果,这就是积累效应。
:在人类的干扰和影响下,环境改变并不是线性增加的,而是逐步以加速度开展,呈现放大效应。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引起的后果并不是伴随着成因的出现马上表现出来的,而是要经过必须的时间后才充分展示出来,这就是滞后效应。
:为了应对受损环境,生物在外部形态特征、内部生理机能、遗传根底等诸多方面都将产生一系列的调整,以保证在改变环境中的生存和开展,这就是适应
(adaption)。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适应受损环境时往往涉及多个生理过程的综合调整,乃至形态构造和功能协同发生改变,这就是适应组合。 第三章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是在生物体内一种化合物变成另一种化合物的现象。 生物积累:生物个体从四周水体、空气和土壤等环境中净汲取的污染物的量。










生物放大: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超量积累植物(Hyperaccumulator):能够超量汲取和积累重金属的植物,超积累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要到达一般植物的101倍以上。 超积累植物的特点:
①体内某一元素浓度大于必须的临界值;
②植物汲取的重金属大局部分布在地上部,即有较高的地上部/根浓度比率
③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这类植物能良好地生长,一般不会发生重金属毒害现象。 相加作用: 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它们分别作用的代数和
。(药物)的协作作用,它比一种药物单独运用的作用更大。
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独立作用污染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在生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的反响不同,并且互不相关。生物体只是由于混合物中的一种成分发生障碍的称为独立作用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生物有机体在某些金属的诱导下合称的一类脱辅基硫蛋白,特性为:
1〕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蛋白质 2〕与金属离子有很强的结合力 3〕S-S不能与芳香族氨基酸结合 4〕镉硫蛋白在250nm处汲取最强 5〕属于热稳定性蛋白质 6〕局限于细胞质中










7〕作为细胞内蛋白质存在,不存在一般体液中。

相Ⅰ反响:氧化复原水解〔混合功能氧化酶MFO) 相Ⅱ反响:Ⅰ相产物进一步的结合反响 外加图表说明

云南大学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ongzong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22-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