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近日看了【加拿大】简· 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感触颇多。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生, 我认为规划最核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是利益的公平分配。规划不是我们常做的大规划,形象工程;不是一叠漂亮的图纸,不是官员的政绩。简· 雅各布斯并不是一名建筑师或一名规划师。她从 1952 年起, 开始在《建筑论坛》( Architectural Forum ) 担任助理编辑。此后她开始设计城市设计的写作。 1959 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她去美国各大城市旅行并专注于写作。 1961 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问世。简· 雅各布斯探寻城市设计问题并没有空大套的去寻找问题,而是从一些普通的平常的事情中去思考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 什么样的街道是安全的,什么样的不是;为什么有的城市花园赏心悦目, 而有的则是藏污纳垢之地和死亡陷阱;为什么有的贫民区无法改变, 而有的则是在缺乏资金和政府规划不利的双重压力下完成自我更新; 为什么城市的中心会衰落。解决这些问题要了解城市改造中, 依据什么原则或规律, 自发地或由政府主导的改造为什么获得成功, 又为什么失败。简· 雅各布斯认为金钱并不能改变贫民区, 并不能改变地区之间的差距。在她看来, 城市要有生机, 而规划改造的贫民区往往缺少生机, 变得死气沉沉, 然后成为少年犯罪、蓄意破坏和普遍社会失望情绪的中心。这些住宅区甚至比一个有生机的贫民区更糟糕。快车道分割了城市, 它割裂了城市的联系。在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面前, 他们仅仅关注城市简单的外部印象, 给汽车贴上“坏蛋”的标签, 认为它要为城市的弊病和城市规划给人带来的失望和无效负责。简· 雅各布斯提到了波士顿北端的一个地区, 这是一个房租低廉的老城区, 延伸进入河边的重工业区。在官方的看法中, 这是一个破败的邪恶的地方, 它需要改造。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规划和建筑专业学生经常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为一个有着超级街区和公园的一个规规整整温文尔雅的地区。但实际上呢? 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很幸福,它们街道狭窄,但洋溢着活泼友好和健康的气氛, 这里整齐干净, 生机勃勃, 这里是少年犯罪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街区, 在规划者眼中却是贫民区。在中国高速城市化进程中, 不可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政府带头新建高档住宅区, 开发商业, 新建更多的高速路来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拥挤, 汽车与人的冲突加剧。在政府或是服务于政府的规划者眼中, 只要是破旧的就需要拆除。这关系到两个问题, 一是拆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黑色灰色收入, 地方政府, 政府官员从中获得了收益; 二是所谓的面子工程, 政绩工程, 这是由于中国地方官员任期较短这一国情所决定的。这些说明了城市改造在中国存在很大问题, 很多规划改造并不是从公众的利益出发, 二是剥夺了公众利益。这些问题从现在新闻常有强拆的报道可见一斑。简· 雅各布斯认为现行的改造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政府或是规划师认为居住在贫民区的人们需要一大块草坪, 然后就实施了。但是居民们需要的是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地方, 而不是一大块空荡荡的草坪。在中国现实的规划管理法规中已经逐步提到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但现实中一是公共参与的热情不高, 另一方面政府及规划者并没有深入地探寻民众的需求, 规划很浮躁。现行的规划并不是民众

读后感《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ri9r7gp8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17-02-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