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doc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需要既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具有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因此, 绿色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 在引导资金的流向、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绿色金融是通过金融活动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采用绿色环保方式从事生产活动的企业, 实现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目的。通过发展绿色金融, 首先是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 特别是通过一些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主要金融机构的投入, 有利于形成资金的示范效应和聚集功能, 支持绿色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 利用金融手段, 有利于推进形成绿色产业发展和投入绿色产业的资金获利的双赢局面, 引导金融资源在市场化条件下的合理配置, 形成有竞争力的绿色产业和绿色发展型经济。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金融推动绿色发展,需要遵循金融企业的商业本质。在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 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来找到其行为动机。对金融企业来说, 其基本的行为逻辑就是, 投入绿色发展中的资金所取得的净收益, 至少应该是同样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时取得的收益相当。在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入中,投入方式主要有贷款、债券等债权方式和买入股票等股权投入的方式。两者对接受资金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贷款、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中, 金融企业承受资金风险收取利息, 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参与, 不享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 金融企业在资金投入前都要进行审慎的评估, 确保债权的本息安全收回是资金投入前最重要的考量。而在股权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投票等机制干预企业的管理, 并且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与上述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对应, 金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来自于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第二是来自于股权投资方面的分红和套现的溢价收入。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有众多金融企业的参与,参与的企业多了, 绿色金融的供给才会增加, 融资品种才能更加丰富。而这又取决于各相关经济主体对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考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需求规模。这里的绿色金融需求是指能够满足金融企业成本收益核算要求的需求。在同等收入和成本的情况下,需求规模越大, 绿色金融的供应越高。对金融企业来说, 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需求, 首先是选择余地增加; 其次, 数量的提升, 本身也带来规模效应。当然对了绿色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 还要受到金融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限制。二是资金进入绿色企业的预期收入高低。预期收入越高,当然金融企业越愿意投入。绿色金融的供给与预期收入呈正比。三是从事绿色金融活动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日常管理运营成本等。绿色金融的供给与成本负相关。四是风险。理论上风险也可以归入成本来考虑, 即风险成本。资金投入绿色企业之后可能造成本金的损失, 对提供绿色融资的金融企业而言就是一种成本。风险越高, 在一定的风险偏好下, 投资意愿就越低。二、从绿色金融需求端的分析绿色金融的需求端,就是需要资金的从事绿色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与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经济主体共同组成绿色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在实际经济活动中, 由于绿色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或者说, 在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 市场并不会自
浅析发展绿色金融的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